口数量较多的国家是维持三到五万的京军,勃泥、苏禄等人口较少的国家则是维持在几千人左右。
不过,随着诸国交流不断深入,其实各国都生活着数量相当之多的汉人。
如朝鲜、暹罗等国在永昌元年对永昌皇帝朱和垠的奏疏中就曾提到“国中有之民,上国之民者十之二三,乃小国辛事。”
对于他们的吹捧,朱和垠则是回应:“内外天下,皆为大明子民,汝等亦是朕之赤子,何分上下?”
朝鲜等大国尚且如此,诸如苏禄、勃泥这种原本人口就只有十几二十万的国家,眼下基本上国内百姓以汉人为主。
他们拱卫王都的京军,大部分也是汉人出身。
他们倒是并不在意,甚至多次提出内附,但朱慈燃并未准许。
毕竟如果大明允许他们内附,那其它几个外藩国和二百余内藩国未免不会多想。
宗藩体系本来就不需要将所有国家都吞并,因为这只会让宗主国失去竞争力和威信力。
相比较之下,羁縻控制藩属国才是宗主国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也是西方殖民霸权与东方华夷国际秩序的不同。
较之殖民霸权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
现在的大明宗藩体系就好像一个家族,大明是老太爷,诸藩是成员。
只要大明这个老太爷依旧坚挺,那这个家族还能维持长久。
各国的诉求,都可以在老太爷的周旋下实现,不必动辄使用武力来征服对方。
诸如甘孛智、暹罗、南掌这三国的积怨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然而在大明的斡旋下,他们现在也是相互不设防,亲如一体的情况。
他们都能如此,更不要谈大明百姓了。
汉人来往三国是很正常的情况,而外藩百姓也以能成为大明的一员为荣。
廉价的货物充斥着市场,诸外藩除蒙古外,已经有近五十年未经历过战事了。
大明的盛世不仅仅是大明的,也是诸藩的,因此维持大明这个老太爷的权力,也是每一个藩国成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这么看来,事情似乎在往好的一面在发展。
只是相比大明宗藩体系下的诸国,此刻的欧洲就不是那么好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