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明君,一次为明主效劳的机会!
对于文人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
自战国以来,随着旧公卿贵族对权力垄断的破产,士大夫阶级崛起。
儒法黄老墨名杂并起。
而无论是哪个学派的士子,都梦想着能辅佐一位明主,能在一位尊重和重视自己的明君麾下效劳。
由此形成了一套士大夫阶级特有的价值观。
在这套价值观,士人有权力并起有资格挑选自己服务的君王。
所谓邦有道则仕,无道卷而怀之。
甚至有些缓则,还在那个年代喊出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进入汉季,士人的选择,只剩下了一个——老刘家。
但战国的士人精神遗泽,却依然存在。
战国士人的价值观,也依旧存在于人们脑中。
在这个时代,臣虽然不能再择君,但每一个士大夫,都是希望自己可以一出仕就是在明君麾下,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