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了,且看你高楼何时塌。

    然而,魏公公内心里是十分兴奋的。

    如果他老人家没记错,这位浙江参将可是大明力主征日的最强硬派。

    当年日军侵入朝鲜后,朝廷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备倭总经略。然而这位宋经略虽然在战略上讲得头头是道,但一听说让自己上战场去面对日军就慌了神,上疏说什么自己带兵讲求“一字兵法”,即用兵一万,造车三百六十辆,火炮七千余门,以及弓弩,弩箭,火铳之类,要兵部先备齐,方肯出征。

    御史郭实由是弹劾宋应昌担任经略一职不当,宋应昌大喜,马上顺水推舟,要求辞职。万历大怒,狠狠申饬了宋应昌一番,他才不得不出征。

    出征归出征,可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宋应昌想到了名将沈有容,于是,沈有容便“补本部院中军”,以经略副官的身份去往朝鲜。

    虽然找了沈有容来护卫自己,但宋应昌仍旧不放心,还找了一个自谓可“驱使神兵”的术士张元阳。结果自然遭来沈有容的不满,双方关系冷淡起来,后来沈有容识趣托疾乞归,不愿跟宋应昌倒霉。

    后来丰臣秀吉拟南北双线作战,夹击大明,可因种种原因未能实行。但明朝得到消息后却不敢怠慢,于是万历命在浙江与福建沿海集结了大量水师,严阵以待。

    福建巡抚金学曾上疏认为,于其等着日军来,不若动用这些兵力先发制人,直接去攻打日本本土,来迫使日本从朝鲜撤兵。

    这个策略得到了当时在福建任职的沈有容积极支持,并且沈有容还将这个战略做了一个小的改动。

    即集结水师直接进攻日本,却不以迫使日本从朝鲜撤兵为目的,而是以占领日本,从而彻底杜绝“倭患”,使日本成为大明的一个省为目的。

    万历对于将领的上疏是十分看重的,毫不犹豫就采纳了沈有容的改动,命福建和浙江方面为远征做准备。

    结果可惜的是,远征军准备出发时,丰臣秀吉死讯传来了。

    朝堂诸公认为既然倭酋死了,这仗自然没必要打,集结在浙江和福建的水师解散。

    金学曾和沈有容却不同意,二人先后上疏认为丰臣秀吉死后,日本必将陷入内乱,此时大举进攻,正是大明夺取日本的最好机会。若错过此次机会,恐朝廷再无夺取日本之机会。且“倭患”也会随时再爆发。

    不过,此时日军己开始撤退,又有露梁津大捷,朝廷认为将倭寇赶下海的目的已经达到,不宜再行远征。

    万历争不过朝堂,只能同意远征计划取消。

    沈有容此后也因思念家乡和母亲的缘故,调任浙江参将至今。

    魏公公兴奋的原因就在此了,要知道,沈有容和当年的福建巡抚金学曾制定的这个远征计划,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针对占领日本的军事行动。

    现在,他阴差阳错的和沈有容扯上关系,虽然,他演的是反派,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不打不相识嘛。

    沈将军一生的追求,魏公公完全可以满足他。

    尊皇讨奸的大旗下,需要多多的仁人志士,也需要多多的名将。

    名将,多多滴,大大滴,米西米西的才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