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别说听的二手消息的宁淑华。
倒是曹信心中一动,知道自己针对浮山的小伎俩奏效了。
浮山。
柏千行。
被凭空污蔑,以往形象,包括在岐山西宗等统一派心目中的‘偶像滤镜’也碎了一地。
至于辩解——
呵!
那成昆还能污蔑你不成?
那他为什么不污蔑浮山?
还是说那人是岐山安排的?
岐山要是有这本事,他图什么,图你浮山两门绝学?
别解释!
解释就是掩饰,解释就是狡辩。
浮山派百口莫辩。
这些曹信都有预料。
但岐山西宗因此全员下山,这是他没想到的。
岐山百废待兴,这些人因为羞愧、因为一点点颜面,就一走了之、下山逃避。
太没担当。
曹信不齿。
不过——
“岐山现在百废待兴,近乎破产,似乎是我抄底的好机会啊!曹信暗想,他见段冲一言不发,见宁淑华兴致不高,当即又问:“师父师伯后面如何打算?”
是回归岐山留在岐山?
还是继续回到西京经营聚义镖局?
“我们——”
宁淑华看了眼段冲,稍稍迟疑,这边段冲抬头,苦笑道:“岐山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但更缺钱粮。我们留在岐山无用,倒不如回西京,用心经营聚义镖局,为岐山略尽一份力来得实在。”
岐山百年,根基颇深。
财富方面的累积也不少。
但这一役,门中建筑被魔教几乎全部炸毁,再加上各门各派高手的战损,以及自家弟子的伤亡,都需要赔偿,都需要抚恤。
重建。
赔偿。
抚恤。
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仅凭岐山积蓄怕是不够,还得变卖在外各处产业才能凑齐。
但在这之后,非得缩衣紧食,过上好一阵穷苦日子才行。
往后,岐山想要发展,想要复兴,钱粮很重要,得多多依靠他们这些在山下有产有业的门徒来输送。
段冲很有这个觉悟。
“是这个道理。”
曹信也一阵点头。
段冲在聚义镖局有份子,每年输送几百两,对现在的岐山而言,倒也不无小补。
不过。
钱粮是一方面。
人才储备、培养,同样重要。
岐山派这一次损失太过惨重,不但高手所剩不多,底层弟子更是遭受毁灭性打击,二十年来精挑细选、认真培养的数百个好苗子,一朝尽毁。
而好苗子——
一来不好找,大海捞针。在缺钱少银的现状下,连广撒网都做到,尤为稀缺,雪上加霜。
二来,即使找到,也难一蹴而就,更缺乏足够多、足够全面的高手引领、教导。
兴许五年。
甚或十年。
非一朝一夕就能成材。
“曹家庄还有些积蓄,不少庄户子弟跟岐山武学的契合度也高,来了岐山,勉强算是天才。”
“师父师伯出身岐山。”
“我跟大哥也算岐山门徒,出钱出人,也算为岐山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