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洛水之誓,这就是洛氏离开的结果,洛水之誓维持了许久,时间再次开始不断地向前滚动。

    时间这种世间最伟大至高的力量,再次开始发挥它的伟力,天下的人有了新的习惯,洛氏不在的习惯。

    这是洛氏最好奇的事情。

    这也是姬昭最好奇的事情。

    那就是——如果洛氏突然消失的话,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是个穿越者,原来的历史他是知道的,整部历史基本上就是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然后道德的底线一崩再崩,曾经有过短暂的光明,但最终还是归于最终。

    人类终究是人类。

    姬昭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可以断言一件事,这世上除了人类外的任何族群,都不可能建立哪怕是奴隶制文明,更不必说封建制以及以后更先进的制度。

    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制度都不可能出现在野兽中,出现在蚂蚁中。

    在历史书上,有一个姬昭每次见到都会浑身冒冷汗,让人感觉不寒而栗的词语,那就是——历史局限性。

    局限性!

    这个词实在是总结的太好了。

    人类不可能百米五秒,这就是局限性。

    蚂蚁建立不了巍峨的文明,这也是局限性。

    如果制度也是一种局限性呢?

    人类真的能建立儒家典籍中说的大同社会吗?

    如果做不到,那是不是局限性呢?

    姬昭自己的存在以及洛氏的出现,让姬昭觉得大同社会是有希望,他欣喜的看着整个社会的改变。

    践踏三晋法家,重塑道德,乃至于让整个社会都不敢大规模的屠城,一桩转一件件,都是曾经的历史上不曾出现的。

    然后他冒出了上面的那个想法,洛氏消失之后,世界会走向何方呢?

    是会变好?

    还是会变差?

    目前的所发生的事,都证明了,会变差,司马懿敢于违反洛水之誓,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洛氏离开中原许久,没有震慑的誓言,就如同虚幻的气泡,没有司马懿也会有其他人戳破它。

    现在洛氏彻底从世间消失了,数遍世间甚至就连圣痕都见不到,那新的习惯就在这其中形成了。

    其中一条就是那些门阀士族。

    后汉时期汝南袁氏兴起不过几十年,竟然有那么大的名声,洛楚坐断江东以来,到现在一百年都不到,江东的门阀士族就已经到了天生高贵的地步。

    不仅仅是门阀士族自己这么认为,就连普通的百姓也这么认为,许多立下功劳的寒门,都在努力让自己走进士族的圈子,当初说着要让士族好好看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士族,明明有高官显爵,但是却甘愿做一个二流士族,甚至三流士族。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这些习惯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让人不由自主的去学习。

    从某种视角来看,洛显之还挺理解这些骤然兴起的新贵心态,毕竟那些顶级士族,读着书,品着茶,看起来风度翩翩,就得到了富贵,谁不想让自己的家族成为那样呢?

    谁不想凭借知识去做官。

    正如那些不读书的人得到了富贵,那些叫嚣着读书无用的人得到了富贵,那些叫嚣着学历无用的人得到了富贵后,转头就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

    一件事,不要看它怎么说,要看它怎么做,这句话是永恒的真理。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读书的人知道,不读书的人更知道。

    读书如此,士族也如此。

    毫不讳言,士族、勋贵,这二者就是当今天下百姓的追求,所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