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古言风格,简练而又意境悠长。

    每一个字都有考究。多或者少,哪怕一字,都有可能破坏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是曲。戏曲唱腔的穿插既让人眼前一亮,又十分点题。也唯有戏曲那种哀婉千转的唱腔才能诠释出烽火岁月的百般灾难。

    最后,自然就是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了。也正是词曲中这种浓浓的家国情怀,才将这首歌升华到无可比肩的地位!

    以前的时候,韩爽就曾研究过夏国的历史。大体和天朝差不多,也曾被列强侵占过,也有过一段长达数十年的艰难反抗史。

    而且戏曲的发展也和天朝如出一辙,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也日益衰败。

    虽然已经度过一百多年的平和岁月,但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从小学课本一直到大学教材,夏国官府都有注释。

    可以说,你随便走上街头问一个孩童,对于这段夏国的屈辱史,他都能给你说出个所以然来。

    了解这些后,他便想到了让【赤伶】这首歌在蓝星问世。这么优秀的歌曲自然要选一个合适的歌手。

    由于这首歌中有浓厚的戏曲唱腔,所以他在歌手的筛选中才加了有关戏曲的种种要求。

    他不在乎歌手的名气,他只在乎合适与否。哪怕你是如日中天的天后,达不到他的要求,同样pass!

    同理,如果你能满足所有条件,哪怕是寂寂无名的家庭主妇,也可能拥有在【金曲之光】舞台上登台演唱的机会!

    很庆幸,他遇到了齐素园。无论是形象还是大气的戏曲唱腔,又或是对这首【赤伶】的诠释,她都表现的十分完美!

    可以不夸张的说,齐素园的这版【赤伶】,是韩爽听过最有感觉的一版!

    不管原唱,还是国家级歌手的翻唱,都没有给韩爽这种感觉过。他也相信,在齐素园的演绎下,同样能感动所有的听者。

    只要他心怀一颗爱国之心。大众评审的反应如何,韩爽并没有刻意去看。

    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舞台上一席红衣的齐素园身上。慢慢的,他眼前的景象就变得模糊起来。

    耳边的声音也变得嘈杂了起来,有炮火连天,有金戈铁马,有撕心裂肺的冲锋呐喊,有令人辛酸的婴儿啼鸣......当硕大的眼泪掉落,眼前重又出现了一个身穿红衣的戏子,手执话筒在唱着、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你方唱罢我登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