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出去。

    随后,他按耐住激动,马不停蹄的奔回太原,远远甩开了后面的袍泽,来到了太原西面的西山。

    在这里撂下了马,换上了樵采的衣服,带着一批薪柴,扮做樵夫就往山下的泰山军大营奔去。

    在那里,有一处巨大的军市,泰山军在那里用钱粮和附近的山寮民户们做起了买卖。

    所以此人扮作樵夫丝毫不扎眼。

    再然后,此人就开始蛰伏,等待入夜的机会。

    果然,随着后面的哨探陆续奔回,泰山军的注意力都被这些人吸引走,于是此人趁着天黑,抓住机会,抢了一匹战马,飞也似的奔向太原。

    这人刚到城下,上方就甩下了一个竹筐,毫不费力的就将此人拉上了城头。

    但意外的是,获得重要情报的此人,竟然并没有直接去往刺史府,而是在城头上几个军吏的掩护下,悄悄进入了王氏的宅邸。

    等此人再换上衣裳,出现在最中间的密室时,王允和他的兄长王宏正守在那里。

    那人连忙下拜,口呼:

    “大人,我得了准确消息,王师在度索原大胜,如今正将泰山军包围在那里。”

    那王允本还在端坐,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站了起来,颇不敢相信:

    “凌儿可说的是真的?要知道城内已经传遍了,说……”

    原来这哨探竟然是王凌。

    当时城内招募敢死的哨探的时候,王凌不顾家族反对,毅然决然参与其中。这倒不是王凌有多么大义,实在是因为此时的王氏处境颇为不妙。

    如果说王允携汉室节度持节阳曲是王氏权势的顶峰的话,那王允抛弃阳曲之军,单车逃回太原,就是王氏威望的低谷。

    再加上一些从阳曲之战逃下来的吏士将此战添油加醋的说给丁原后,丁原已然将王允当成了仇雌,视为背刺自己的奸人。

    要不是这王允在太原豪势中还有点威望,要不是丁原还顾忌王允的汉家节度,就以王允夺郭琳之军,害他肱骨战死这一条,他也得杀了这王允。

    此时太原城内,丁原的实力依旧是最强,被这个人盯上,王氏可以说是如芒在刺。

    也正是这种情况,王凌主动请缨参加了这一次活动,其实不仅是他,太原城内的一些其他豪势子弟也加入了这次行动。

    说到底,这些精英子弟们非常清楚,不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就说能出城先得到情报这一条,就已经够他们去搏一搏了。

    王凌很清楚,家族中适合干这个的就是自己了。王允的几个儿子都在长安,在太原的就是他父亲宏这一系,而他兄长守正,那就只能自己出奇了。

    虽然过程是危险的,但想到自己带来的重要情报,王凌嘴角含笑,甚至主动打断了叔父王允的话:

    “说什么?说关西兵败了?这些不过都是那些泰山军的计策罢了。”

    说完,王凌就将自己遇到的全部告诉了叔父和父亲。

    王允一开始还在听,等听着听着就左右踱步,最后等王凌全部说完,他终于忍不住,再次确定:

    “你确定自己回来的时候没有被人看到过吗?你获得的这条消息也没有其他人知道?”

    王凌其实也不确定,毕竟有没有其他人也如他一样问乡老一类的人物,他也把握不住,但这个时候他知道他只能点头。

    于是,王允用力捏拳,整个人都洋溢着微笑。

    但这个时候,他的兄长,也就是王凌的父亲王宏犹疑问道:

    “所以实际上你们压根就没进入到战场?只是在外围找了一圈当地的民户?”

    这次没等王凌自己主动说,王允自己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