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农户。此等人家各有生计来源,除了一些有志于功业的子弟从军,大多都早早承接了传统的家族谋生之道或特出技艺,入军旅者极少。
加之韩国多年积弱,军争败绩又太多,国人从军更为罕见。此次兵临城下国难在即,新郑国人困于城中,被卫庄麾下的军卒强逼着应召,强征了五万余人充入军中,否则谁又愿意在此时加入韩军抵抗秦军?
如此韩国又如何能激励起朝野一心死战?
众人反复推衍盘算,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韩国有大战,但无恶战。
而韩军首日攻城战时的顽强和战意,却着实有些打击到了这支士气旺盛想着一战克之的骄兵们的自信心。
不同于想着有无破城之计的众将校们,张机回忆起了方才城头上那些狂热的韩军士卒。
他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卫庄会领兵,这点他并不意外。
虽然盖聂和卫庄这当代的纵横有些不务正业,将兵法、谋略和治政都抛之脑后,满脑子都是武艺和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只是相比于其他的特长,他们对剑更感兴趣。
一如同样擅长领兵的张仪,更喜欢在发挥舌辩之才和治国之能。
而且,在原本的世界里,卫庄在秦国灭亡韩国后,还能在新郑拉起一支规模庞大的叛军,并且在十万秦军的围攻下坚守了三个月,直到暗中反秦的芈启前往新郑和卫庄密谋,和卫庄达成交易使得卫庄主动退出新郑城,将收复新郑的功劳让给了芈启。
但卫庄忽然突破至了宗师境界这一点,有些奇怪。
以卫庄的积累和心性,想要突破至宗师境界,至少还要数年之功,而且要经历些磨难,磨砺心智。
还有这群坚守城头的韩军士卒,全然不像战前得到的情报中描述的那样战意低下,被迫应召,而且他们给张机的感官,与其说是为了守卫国家悍不畏死的勇士,不如说像是狂热的信徒。
新郑城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4412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