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粉彩最为突出,大肆盛行,从而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主流。

    雍正六年,青釉烧制技术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许多颜色釉也在这一时期成熟起来,如祭红、祭蓝、粉青等等。

    雍正瓷器的款识,早期流行“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以三行横排双圆圈或方框竖写楷书款。

    珐琅彩器,则多署“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款。

    如果家中有这一朝代的瓷器,只要注意这两点,就能够分辨出来。

    而民窑署字,则较为草率,喜用吉语。

    再就是乾隆时期,虽然有一些特点,但已经有了衰退迹象,成为一个转折点。

    最主要的,是吸收了西方文化,导致外观造型大部分比较规整,失去了原意,被称作“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

    虽说粉彩完全取代了五彩是个优点,但产品质量明显不如前代。

    再往下一代,基本就彻底倒退了。

    所以乾隆时期的瓷器,应该算是清朝最后一批精作。

    我眼前这一个“双耳古月轩开窗观音瓶”,从价值上判断起码也有着三四百万左右,在这一堆货架上,属于最贵的那个了。

    其余那些物件,由于光线不太好的原因,我分辨不出来真假。

    但区区一个酒窖,摆这些玩意儿,是干什么?

    仔细一想,我才明白。

    这算是另一重“软保守”。

    倘若有强盗或者小偷之类,得知凶宅底下有“宝贝”一说,费劲找了过来,看到这货架上的玩意,多半会被蒙了眼。

    就不会继续往下探查。

    北驼魔这家伙,真是把对人心的防备,玩到了极致。

    “宝库入口呢?在哪里?这都没路了,你是不是在跟老子拖延时间!”狗五不耐烦骂道。

    他看不出货架上的东西真假,自然就怀疑起了看守人。

    看守人却回头说道:“把钥匙给我,宝库就在另外一边,要用那把钥匙才能打开。”

    我眉头微皱,但还是选择相信了他,把那把木制的钥匙拿了出来。

    但我并未交给看守人,而是对他冷冷道:“你直接告诉我,怎么打开。”

    后者眯起了眼,直接回答道:“看见那个瓷器没有,把它拿起来,下面就是插钥匙的口!”

    “这货架后头连着鲁班机关,钥匙就是解开鲁班锁的东西!”

    我正想过去,狗五却一把夺过钥匙:“大哥,我来吧,你看着他!”

    我连忙提醒他:“轻点,那瓷器是乾隆时期的真品,价值将近三百万,摔坏了就不好了。”

    狗五一下蒙了:“啥玩意?这玩意值三百万?”

    我点了点头。

    看守人冷笑道:“眼光不错啊,你居然还懂鉴宝?”

    我没理他,看着狗五小心翼翼将瓷瓶轻轻放在地上,嘟囔着说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待会儿一起带出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