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有错,你也不能直接动手啊,此刻虽然不是金銮朝议,可也是庆功宴上,拳打脚踢一名殿中侍御史,成何体统?!

    最重要的是,老二这么一闹,将他的全盘计划都给打乱,什么众臣反对,什么乾纲独断,什么为以后改换太子铺路造势。

    全都实行不下去了!

    道君皇帝的脸彻底黑了下去,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一拍桌案:“齐王!”

    赵柽闻言回头瞅了瞅,一脚将秦桧踢到桌下。

    “官家,这秦桧大逆不道,居然敢掺和皇族之事,儿臣看他定是辽国奸细,还请官家降罪!”

    “你,你……”道君皇帝脑袋一阵眩晕,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被气的,他怒道:“来人,齐王酒醉,将他给朕架回府去!”

    “官家,我没喝醉啊!”赵柽边说,边抖了抖吊着夹板那只胳臂。

    道君皇帝气得再次拍案:“齐王殿内失仪,无礼取闹,闭门思过一月,罚俸一年,还不赶快给朕带出去。”

    殿内的禁军急忙来到赵柽近前,小声道:“王爷,官家震怒,还是回府吧……”

    赵柽瞅了瞅殿内群臣,没一个敢看他,他嘴里嘀咕着:“本来就没钱,还要罚一年的俸禄……”

    道君皇帝怒道:“出去,赶快出去!”

    赵柽摸了摸下巴,旁边禁军慌道:“王爷,快走吧。”

    他摇着头慢慢走出殿外,然后就听见殿内一阵杯盘摔地的脆响声音……

    庆功宴不欢而散,群臣战战兢兢各自回家。

    到家之后先是缓了片刻神儿,就有夫人或小妾过来伺候,有那嘴上没把门儿,平日里好说闲话是非的,便将宴上之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听得家中夫人小妾瞠目结舌,随后满府皆知,接着继续向外传去,没几天的工夫,这件事儿便成了整个东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军营之中亦有议论。

    官员们自此更知赵柽跋扈,虽都忿忿,但也无可奈何,只是心中都揣了个心眼,千万别像秦桧傻傻地去和这位硬怼,这位可不光是诗词好,这位还带过大军上过战场,杀了贼兵无数,可不单单是大宋第一风流才子,论起骄横残暴来,诸皇子中也当称第一。

    市井里的平民百姓们却不这样想,虽然东京百姓生活还过得去,但开封的大小官员太多,衙内无数,沾亲带故的数不胜数,普通百姓难免有被仗势欺压的时候,提起朝上这些大头巾来,再不像仁宗神宗朝时交口称赞,只道是打得好,但凡二大王打的,绝不会错,肯定是奸臣一枚。

    至于赵柽迁封秦王的事,倒也落定,再无人反对也无人去提,天子的家事,他们管那些做甚,费力惹人厌,卖力不讨好。

    大臣们可不傻,个个心里明白着呢,别说这一朝制度与李唐不同,难以发生玄武门那种事情,就算是真的发生了,那也是上面的椅子换人,又干他们何事?还不是该做官做官,该发财发财,赏梁园月,喝东京酒,哪会变得半样?

    天下总得有人治理,甭管谁做那把椅子,总不会将他们全撵回家就是,更不可能全拉去砍头,他们心中可是通透的很。

    却说赵楷当日回府,因为庆功宴开得较早,回去时正月上柳梢头,他跌跌撞撞就进了中堂,神色阴沉,怒火中烧。

    赵柽授封秦王,他心气不顺,酒喝得七荤八素,赵柽又跋扈打人搅散了庆功宴,连惊带气之下,他摔摔打打,在堂中耍将起来。

    待耍得累了,酒劲散了大半,坐在椅上喝茶之际,忽然外面传来喜笑之声,向这边走来。

    他自家心情不好,听到这些声音感觉无比刺耳,便要皱眉呵斥。

    就这时,那些声音过到门前,原来是后宅的大丫鬟,带着两个婆子前来报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