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将星球歼灭的级别似乎是和行星级一个水准。
但事实是,哪怕是能够歼灭木星这种大型行星的存在,面对“星球级”就算对方只是对应水星这种小型行星的行星级,也会被行星级一只手秒杀。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是当初郑曙在最初的世界听到的关于质能转化的一个例子所说的那样:理论上如果将一个普通小板凳的所有物质转化为能量,可以轻易的将地球炸碎。
“歼星级”也是同理,要摧毁一颗星球,并不需要破坏者的体量也达到和这颗星球一样的的级别。
只要能量的利用效率够高,破坏者甚至可以只需要以一颗星球几亿亿分之一的体量做到这件事。
当然,就算是现在的郑曙,想要将一块物质的所有质量完全转化为能量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就算是缩减能量利用效率,“歼星级”的体量可能也就只有一颗星球几千万分之一的级别。
而且伴随着“体量”的增加,个体对于能量的利用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破坏力”完全是以指数级上升。
以郑曙现如今的体量来说,自然宇宙里很难找到能够衡量他破坏力的天体。
恒星、哪怕是超巨型恒星也可以随手泯灭,白矮星这类的高密度星体防御力虽然很高,但郑曙也能抬手间将其轰成碎屑。
可要是面对黑洞这种级别的天体,他的攻击却又显得过于贫弱。
更重要的是,因为宇宙实在是太空旷了,所以郑曙很难找到合适的参照物来形容自己的破坏力。
像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郑曙几乎可以随手抹去。
但因为两个恒星系之间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郑曙就算是全力一击甚至是自爆,也依旧只能抹去一个恒星系。
“距离”这种东西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当数量级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产生可怕的质变。
就算是一颗超巨型恒星的自爆所释放的高能射线,在经过上千光年的距离后,也会衰减到连一只蚂蚁都杀不死的地步。
如果真的要以破坏力来判定实力阶层的话,根据郑曙自己的判断,假设有人能够帮他将宇宙中游离的各个星球集中到一处以尽可能地缩减距离上的损耗,在不考虑黑洞这种特殊天体的情况下,他现在的全力一击大概可以将一整个银河系内的所有物质抹去。
这大概就是郑曙现阶段的实力,破坏力可以称之为河系级,体量可以称之为木星级。
可这样看起来还算是比较靠谱的划分方式,在面对这个世界的上位存在时又出现了问题。
以郑曙这样的实力,在面对十三王这种破坏力仅仅只能算是地表级的上位存在时,双方都认真战斗的情况下,郑曙虽然自信自己最终能获得胜利,却依旧会打得很狼狈,而且杀不了对方——就像当初他和绝望王打的那一场一样。
郑曙可没有受虐的癖好,但他和没有留手的绝望王战斗时依旧觉得非常吃力。
郑曙刚来这个世界和暴虐王的那一战中就已经发现了这种事,一开始他还以为这就是权能的特殊之处。
事实是,这的确是权能的特殊之处,但权能的特殊之处不止于此。
首先,如果按照“破坏力”的划分来计算实力,十三王都是“洗地表级”。
但如果是按照“体量”来划分,十三王大概可以算是“半个月球级”。
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根据郑曙常用的这两种的划分方式的话,哪怕只是“半个月球级”的体量,十三王在破坏力方面也应该远远超过了“歼星级”这样的判定标准才对。
更何况他们还有着“权能”这样的力量放大器,按理来说他们的破坏力应该稳定在“歼灭恒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