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以后一定要注意。

    猪圈旁边就是鸡舍,“这个温度鸡已经不下蛋了吧?”

    “嗯,我还真的没注意,这鸡蛋都会卖,不过都是工人买。”

    “自给自足也挺好,其实可以加大规模。”

    负责人从地窖里上来,知道老板来了马上过来。

    陈苗对于这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挺看好的。有激情,有文化,而且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老板。”

    “以后就称呼我陈同志好了,什么老板不老板的。”

    “好,陈同志要去看看地窖吗?”

    陈苗笑着摇头“不去了,你们办事我还是放心的。”

    再次的嘱咐了一定要通风才能进入。

    “咱们去看看腌咸菜的池子吧。”

    这边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有人用刀把萝卜芥菜顶和根部都去掉,有人洗,有人往池子里码放,还有人撒盐。

    “诶,这盐不错。”

    “嫂子,这是我去海边弄来的,买了好几车,工人们吃,还要腌咸菜。”

    “都是海盐啊,那挺好,人吃了也有好处。”

    十多个大坑,“有这么多的萝卜和芥菜吗?”

    “有啊。还有萝卜缨子呢,陈同志你看草帘子已经堆成了两大堆。到时候尽量不让咸菜冻了。”

    陈苗知道就是咸菜冻了也没有啥大关系。

    再去看了粮仓这边,这才是真正的热火朝天。脱粒机就有几十台,因为天气的原因,再说粮食消耗也快,所以没有等到玉米棒子干了就能磨成玉米面。

    现在出来的玉米面没有后世精细,不过肯定要比石墨磨的好,而且玉米粒外面的皮子也粉碎的挺好。吃起来应该不会辣嗓子。

    多一半的工人都在这里干活,已经决定所有玉米六成要在年前送过去。

    “都送去玉米面吗?”

    “嗯,都是玉米面,这样王同志那边也省心,咱们这边反正也是闲下来了。”

    “我可是每次过去都跟着进磨坊,咱们直接的给玉米面是最省事的。”

    检查了玉米面的湿度还可以,要是夏天怕是会发了,但是整个冬季和春季下来不会发,再说也吃不到那个时候。

    “白面七成都送过去了。嫂子,其实多给白面才好吧?”

    “我也没有问食堂的同志,应该都差不多,不过白面的口感一定比玉米面要强不少。”

    “明年春天有一半种小麦,产量还可以,而且小蒋同志的学校还培育出来高产的小麦,今年试验田亩产达到了五百八十斤。明年会给咱们供应小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