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转,但数十年的积弱,又岂能在朝夕之间治好。

    重病还需猛药。

    对于这一点,陆泽已经给出来了最好的答案。

    西境七州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迸发了崭新生机。

    但萧景琰却不能这么去做。

    大家立场不同,面临的环境也不同。

    梅长苏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由莅阳长公主掀起旧案,重审重判。”

    萧景琰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梅长苏看见景琰这般模样,脸上泛起笑容,宽慰道:“不过就是在尽人事听天命,事到如今,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好,眼下最需要解决的还是边境问题,西境那边在开春后应该会一鼓作气的再掀战端,目标是北燕。”

    “那西厉那边...”

    “西厉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动作,陆泽敢北伐大渝,想来是早就解决了西厉的麻烦。”

    萧景琰眼神凝起,脸上泛有凝重之色:“连西厉都折服在了陆泽手上了吗?”

    梅长苏已经从现有信息里猜测出来了真相,点头道:“那支神武军横空出世,一战惊天下,明显是早便经历过血战洗礼,定然是从西厉那边磨砺的刀锋。”

    萧景琰将最近整理的政务告知好友:“除了各地安防必须留存的驻军以外,大梁境内可调动的兵力已经统计出来,共计二十一万,其中行台军十四万,驻防军七万,南境那边...”

    “南境肯定不能动。一来劳师远调,磨损战力,远水也救不了近火。二来大楚也不是只会看热闹的,霓凰在穆王府那边必须保持着威慑。”梅长苏直接开口,“霓凰年后就要动身回去,后面这一战得靠我们自己。”

    萧景琰笑道:“这次我们又要并肩作战了。”

    ......

    正月十六,新年开朝。

    莅阳长公主出现在朝堂上,递上谢玉亲笔,掀开了雪冤的大幕。

    梁帝萧景琰正式下旨,命纪王、言阙为主审官,复查赤焰逆案。

    对于这桩曾经撼动了整个大梁的巨案,当年怀抱疑问和同情的人不在少数,只是由于强权和高压的威逼,这股情绪被压抑了十三年之久。

    随着夏江的供认和复审的深入,梅岭惨案的细节一点一滴地被披露出来。

    西境七州,群情激愤。

    赤焰军当年本就是西境的镇守,十三年前跟皇属大军血战,最终却惨死在自己人手上,这桩案件令西境的民情不免沸腾了起来,百姓对于那位已经驾崩的先帝更是隐有指责之声。

    舆论很重要。

    陆泽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将把夏江送回金陵城的事情好生渲染一番,转而又将矛头指向死去的那位梁帝,引得民情舆论朝着陆泽想看到的方向在发展,论题逐渐演化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上面。

    “侯爷...这也在你的计划当中吗?”

    秦般若神情古怪。

    她所指的当然是如今七州之地愤慨的民情。

    战争从来都不是沙场上的打打杀杀,双方交手更多比拼的还是综合实力,民心这种东西,毫无疑问属于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陆泽直接借由金陵城里翻案雪冤那件事,将矛头指向先帝。

    看见了没有?

    大梁萧家...问题很大!

    陆泽浅饮着热茶,享受着午后小憩时光:“民情自然很重要,本王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梁帝毕竟是死在陆泽手上,以臣弑君从古至今都是大逆株连的罪名,但这位死去的皇帝如果是暴君、昏君、庸君的话,人们就能够适当的加以理解,陆泽率西境军覆灭大渝,不论兵士还是西境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