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尉缭说可以将韩王安迁徙到咸阳来,加以控制,以避免让剩下的诸侯感到恐惧而决意抗秦。
但李斯却反对,称「所有
的反抗,都要以严刑峻法镇之」,然后就把韩王安杀了。
如今李斯开口提议诛杀二王,非常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对于此事,赵佗没有反对的意思。
因为二王不仅与秦国敌对,且确实与匈奴勾结,赵佗对他们的行为非常厌恶。
更别说他的大上造爵位是以攘夷之功而敕封,在这种对比下,那二王以勾结胡人的罪名被诛,也是合情合理了。
真正让赵佗关注的乃是对于齐王建的处置。
只听李斯说完二王惩罚后,又继续道:「齐王虽举国而降,然其先听四国之人所言,杀戮我邦友人后胜,又出兵意欲威胁我秦国东郡,阻止我军灭楚。大王命赵将军持诏而擒田假等贼,齐王违抗大王之令,并以大军三十万为阻,此等行为若不严惩之,岂能震慑天下?故臣认为,齐王亦当诛之。」
听到这话,赵佗眉头勐跳。
好个李斯,杀心竟如此之重,竟然想一次把三王全杀了。
不过他略一细想,这还真能干的出来。
历史上齐王建都没有反抗,被后胜说的开城投降,最后还落了个饿死于松柏之间的下场。
如今齐国连续反抗秦军,打了两次甄城之战,齐人加起来出兵四十万,这样的态度,相比原本的历史更加恶劣。李斯提议将其诛杀,不算离谱。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李斯之言,等到李斯的话说完后,就马上有另一人开口反对。
「大王,臣以为若一举而杀三王,虽能震慑天下,但也太过残酷,恐会引来天下人不满。且我秦国以使者诱降齐王,如今却反杀之,如此行为恐有损威严。」
「齐人若见齐王被杀,说不定还会怀恨于心,让齐地再起反复,不若以恩抚齐王,以刑惩燕、代两王,如此更当稳妥。」
赵佗举目看去,见说话之人四十余岁,乃是左丞相王绾。
赵佗听说这位王丞相来自山东,多与儒生亲近,办事做法相较李斯,更偏为温和一些。
听到王绾这么一说,李斯摇头道:「王丞相所言差矣,试问何为威严?」
「大王派兵灭楚,齐王阻之。」
「大王诏收田假等贼,齐王抗之。」
「此等行为若是不惩,那才是真正的没有威严可言。所谓威严者,当是震慑天下,使民不敢犯禁作女干,乱制欺上,如此便为威严!」
「禁女干止过,莫若重刑。」
「如今天下初定,诸侯之民不识法度,正当以刑诛三王,以威慑天下。则诸侯之民不敢有反抗我秦法之心。」
「若敢反抗,这三王便是他们的下场。这样一来就是杀三王而震天下。让天下庶民皆不敢犯罪。此亦是商君所言: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李斯引用法家理论,言谈之间尽是肃杀之意。
他为廷尉,秦国又是尊法而治国,这些话甚合法家理念。
老丞相隗状眼观鼻,鼻观心,一语不发。
左丞相王绾眉头皱起,心里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再开口反驳。
赵佗脸色微变,感到一股深深的寒意。
他之前在外征战,军中法律虽然严酷,但因为是用兵打仗,军纪军法是必要的东西,所以赵佗感触还不深。
现在回朝参政,方才真正感受到秦国法家的残酷。
怪不得后世常言「秦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母仁恩和义」。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