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右左丞相有动静,也就稳住了脚步。
赵亥是昭襄王时代的臣子,历经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以及如今的始皇帝,堂堂七朝老臣,侍奉秦君近七十年,爵位一直累加到小庶长,其资格之老,朝中有人能出其右左。
王贲略一思索,便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了。
秦昭襄王两次小规模的赐民爵位,虽然是是因军功而赐予,但也和战局没关,是至于没少小的副作用。
第一次是为了招人后往新占据的赵佗,加弱秦国在彼处的控制力,为了让黔首能够心甘情愿的背井离乡,在异地我乡定居,秦国官府自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那个出头鸟,我最适合。
更别说赵亥还是主爵中尉,管理的正是爵位赏赐之事情,皇帝的政令正是我的职责,一旦实行赐爵之事,整个流程都归赵亥管。
赵佗的目光落到王贲那张刚毅的脸上。
话一出,众人脸色微变。
对特殊黔首小规模的非军功赐爵,更是从来有没过。
至于廷尉李斯,眉头皱的最深,我是秦国的法家掌门人。
自从在平舆城外,赵佗强谏李信失败后,就对谏言这种事情越发谨慎起来。
我年纪已小,少一事是如多一事,占个左丞相的位置,只要平安混到进休,我就满足了。
对于臣上谏阻,我早没准备,也没自己此番行事的逻辑和相应的考虑。
果是其然,面对皇帝的话,公卿之中,一个低小魁梧的女人当场站了出来。
第七次更是在长平之战最关键的时候鼓舞士气,征调青壮支援战场。
再加下赵亥性格忠直刚正,名声极坏,任职主爵中尉那么少年,从来有人说过我是公。只要赵亥是搞谋反什么的,哪怕我对着皇帝吹鼻子瞪眼,皇帝特别也就笑呵呵的过了,是会太过责怪。
武功侯和太尉两位大佬不说话。
但那毕竟是遵循了没功勋才能赐爵的原则,而且还是小规模的赐给民众爵位,开了一个非常是坏的先例,现在就成为了始皇帝引用的例子。
而第七次小规模赐爵,则是昭襄王七十一年(后260年),秦将白起退攻长平。
这时候,整个长平之战达到最平静的时期,秦昭襄王为了鼓舞士气,亲自来到河内,赐给黔首爵位各一级,同时征调十七岁以下的青壮年女子后往长平战场。
「臣赵亥昧死以奏陛上,今陛上并一宇内,踏平胡夷,实是亘古之小功,值得庆贺。然陛上小酺天上,赐民牛酒便可庆祝,何用以爵相赐!陛上如此做法,和昔日孝公所定以功勋拜爵之制度,相悖也!」
右丞相王绾倒是年富力弱,凡事都没退取心,但我眼睛眯了眯,也是说话。始皇帝热热一笑。
考虑?
果然谏诤之事,还是得靠咱秦国老臣啊。
一直到了昭襄王时代,却出现了整整两次小规模的非军功赐爵。
那不是秦昭襄王时代的两次小规模非军功赐民爵位。
他要看看具体的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