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甘肃学政叶昌炽在了解到李谕要去敦煌后非常吃惊。
李谕解释说:“学政大人,如今洋人四处搜刮我们的宝物,不能不防。”
叶昌炽说:“去年一个姓王的道士来找过我,甚至给我拿过几本唐代的经卷,说是来自莫高窟,我着当地县令将经卷封藏,不知道执行的如何。”
李谕说:“县令距离莫高窟仍旧有相当长的距离,无法完全护的周全,我们应当在莫高窟设立自己的研究点,同时可以加以看护。”
叶昌炽压根不想让敦煌的东西流失,但苦于无钱,实在没有办法,当时他曾提议让陕甘总督把经卷都运到兰州保管,但运费太高,所以作罢。
最要命的是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不知道洋人对中国的文物贪婪到什么程度。
李谕说亮出自己的礼部印信后说:“在下奉朝廷之令,对文物保护可以便宜行事,以防圆明园之祸再起。”
叶昌炽拱手道:“本人自当配合,但实不相瞒,衙门真的拿不出钱。”
李谕说:“无妨,所以我才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总督府只需给我几封调令,一封调走王道士,您知道的,一个道士管理佛门圣地,并不妥当;再一封调令,令刘鹗为莫高窟研究点管理人。”
叶昌炽想了想,李谕的提议没有什么大毛病,莫高窟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根本没几个人愿意过去当什么管理人,几乎相当于流放。
叶昌炽说:“既然帝师有朝廷印信,自然按您说的做,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忙的,直接告知在下即可。”
李谕说:“多谢学政大人。”
当天陕甘总督府留下李谕等人吃了顿饭,并且拿给了李谕想要的几封调令。
这种调动民间人士的文书,其实用不着这么高的官员盖章,但他们对李谕都很感兴趣,所以殷勤地办了此事。
而且即便李谕的官品较低,京官就是京官,李谕又挂着帝师的名头,他们不能不好好招待。
李谕投桃报李,答应为兰州的新学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李谕举起酒杯说道:“学政大人,您可以立刻写一封奏折上京,说要建立甘肃法政学堂。”
叶昌炽说:“我们现在并没有足够的条件。”
李谕说:“事情赶早不赶晚,在下与管学大臣有点交情,偷偷告诉您,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下令各地督办此事,如果学政大人提前完成,岂不做实了敢为天下先的业绩,加官晋爵也不是没有可能。”
叶昌炽是个聪明人,高兴道:“感恩不尽!”
不管是哪个朝代,朝廷指令下发后,偏远地区本来收到的时间就晚,又没法及时与京城联络,所以往往就会导致进度慢上一大截。
此时有了李谕的传话,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干。
李谕当然也希望兰州这座西北重镇早点有高等学府,总不能提到兰州脑子里依旧还是兰州拉面。
更何况兰州拉面还不是兰州的。
在兰州休整停顿了四五天,李谕一行人才继续上路。
从兰州到敦煌是条很有挑战性的旅途,虽然还是当年的丝绸之路,不过已经时过境迁。
李谕和刘鹗在路上无聊,就聊起了西域的故事。
“听说楼兰盛产美女,许多国家进犯楼兰,是为了那里的美人。”刘鹗说。
“可不是吗,”李谕说,“我记得两晋十六国时期,割据敦煌一带的大军阀张骏趁着天下大乱,派兵攻打楼兰。楼兰王迫于无奈,进献了美女才能平息战乱。”
吕碧城问道:“真有这么漂亮,一笑泯战乱?”
李谕说:“总之张骏对这位楼兰美女非常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