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随口问:“什么厂?”

    刘鸿生说:“暂时定为火柴厂。”

    他肯定会建火柴厂,因为刘鸿生有心结:他岳父是个火柴厂的厂长,刘鸿生和老婆谈恋爱时还没发迹,他老岳不同意这门亲事。要不是刘鸿生的老婆坚持,婚事真可能告吹。

    从那时起刘鸿生就打定主意自己建个火柴厂,然后把他老丈人的火柴厂收购掉!——这事以后还真办成了。

    而且办火柴厂资金少、风险小、机器设备简单,大部分靠手工劳动,办起来比较容易。

    “除了火柴厂,先生有没有做个汽车厂的想法?”李谕问。

    “汽车厂?!”刘鸿生震惊道,“那是欧美才能干的大买卖!”

    李谕轻松道:“我从美国买了一家汽车厂,马上整体搬迁过来,而且获得了总统府批文。”

    “会长的手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汽车厂投资巨大,关键技术门槛太高……”刘鸿生顿了顿,“差点忘了,会长最不缺的好像就是技术。”

    汽车行业的重大专利李谕几乎都有,只要投钱,就能干起来。只不过他明白汽车风险太大,一直不愿意做。

    虽然有唐绍仪、梁启超等人的鼎力支持,但架不住民国城头变幻大王旗太快。

    只能尽可能早点收回成本,然后靠美国资本和经理人撑着场面。

    如果小心行事,做成了确实可以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

    李谕说:“有生产线模式,而且汽车利润可观,要是能打开日本市场,更加不可限量。”

    刘鸿生知道这是个不得了的产业,问道:“会长想让我做什么?”

    李谕说:“做高级经理,怎么样?”

    “会长太看得起在下了。”刘鸿生不敢相信。

    “你的商业头脑放眼上海滩都是翘楚,”李谕说,“实话说,在具体的经商层面,我只是个外行;而摩根家族的这位戴维斯先生又不熟悉中国业务,必须有个中国人主持具体事务。”

    刘鸿生抱拳说:“既然会长垂爱,我就试一试。”

    李谕对他很有信心,也不会耽误他继续做其他工厂。

    选址做好奠基后,李谕便登报招募人手,次日,有人来应聘。

    “李谕先生!真是您!”

    “宋子文?”

    李谕看到对方也一愣。

    宋子文说:“我刚从美国毕业归国,本来按照父亲安排,去了盛家的汉冶萍公司,但,但那边不合适……返回上海后,正好看到报上有新成立汽车工厂的消息,特地来看看。”

    宋子文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与胡适是校友。

    至于他为什么从汉冶萍辞职,其实是他爱上了盛宣怀之女盛谨如。为拆散这对恋人,汉冶萍公司将宋子文调到汉阳,宋子文一气之下宣布辞职。

    李谕说:“你在哥大读的是金融和经济学,怎么想到来汽车工厂?”

    “汽车不就是经济范畴?而且是个辉煌的产业。”宋子文说。

    “你家里没有给你安排银行的活儿?”李谕问。

    “安排了,我很快就要出任联华商业银行总经理,”宋子文说,“有这个背景,正好能帮汽车厂融资。”

    他还挺想掺和汽车工厂的。

    “这……”李谕有些犹豫。

    宋子文立刻说:“院士先生,我在美国时就很崇拜您,那里的报纸时常有您的报道,您是唯一做到这种程度的中国人。而且,您做的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业,眼光和魄力犹如华尔街最顶级的财商!我不懂科学,只能在经济方面向您靠拢。如果能与您共事,是我莫大的荣誉!”

    我去,宋子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