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的‘电子质子散射原子电荷半径实验’因为设备的局限性,使用了金属容器作为了氢原子云的实验装置。而高能电子束在进入实验设备后,在与氢原子云对撞时,会与金属产生散射干扰。”

    “从过往的实验来看,高能电子束和金属容器产生的散射干扰很微弱,微弱到几乎不会对质子的半径数据计算造成影响。因此这部分数据被忽略计算。”

    “而在取消掉金属容器的后,异常出现了.......”

    “从这次的质子半径测量实验数据来看,高能电子束和金属容器产生的散射干扰远比之前的计算更加强大。”

    “它被忽略的原因在于它有很大一部分的干扰转变成了能级数据,这部分的数据并没有被以往的物理学家们计算进去。”

    “因此,最终计算出来的质子半径数值比正确的半径要更大一些。”

    “这一点,我利用以前的一些历史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大家可以看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明显的可以发现,没有使用金属容器作为氢原子云器材的实验能级数据要明显的高出1.7~1.8个能级。”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证实.....”

    “高能电子束和金属容器产生的散射干扰的确比以往物理学家计算的要更强,强到足够对质子的半径数据产生影响。”

    “而质子的半径,实际数值也远比以前的测量数值要更小。”

    “或许,当以后的实验设备足够先进时,0.831这个数值还能更进一步的缩小。”

    “这就是我的额外报告。”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

    ..........

    会场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徐川的报告惊住了。

    没人说话,哪怕是提出问题的里希·弗里克都站在哪里沉默不语。

    因为高能电子束和金属容器产生的散射干扰一部分转变成了能级数据,最终导致质子的半径计算出现了错误吗?

    如果是这样,长久以来,物理学界众多的物理学家在质子的尺寸这个问题上犯下的错误就很严重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这个问题,但数据却是不会骗人的。

    那些计算出来的精准数据,无一不都指向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或许,讲台上的那个少年真的的可能是对的。

    里希·弗里克都站在哪里沉默不语。

    尽管内心很不愿意承认这点,但他找不到一个新的漏洞可以进行反驳,无论是理论观点,亦或者数据分析与计算,他都找不到的漏洞。

    相反,他之前对于对方的质疑,更像是一把助燃剂一般,让对方飞的更高。

    .........

    讲台上,徐川安静地等待了一会,没有人举手发言提问。

    的验收人走上讲台,对这场报告会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感谢了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也感谢了徐川为物理学界带来的新发现。

    并鼓励其他的物理学家以及研究机构去对质子半径之谜进行验证,希冀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彻底证实和解决掉这个问题,得到更为精确的质子半径数据。

    当的工作人员宣布报告会结束后,会场中的物理学家们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礼堂。

    徐川从讲台上下来,小组的成员顿时就蜂拥了过来。

    “干得漂亮!徐!”麻省理工大学的实习生阿索尔·墨菲激动的上来就给了徐川一拳,打在胸口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徐,你解决掉了一个物理界的超级难题,相信明年的狄拉克奖章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