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伟大发现者,徐川,这个名字亦将和前人一般青史留名,载入最辉煌的史册中。

    尽管他现在已经是了。

    而南大作为徐川的母校,自然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荣耀。

    在这样的基础上,这些搞行政的老师们直接建议将这场新闻发布会拓展成了新闻发布会+报告会。

    邀请徐川和前来参加惰性中微子交流会诺奖学者们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针对暗物质、暗能量、中微子、惰性中微子等物质和发现做一场报告。

    毕竟机会难得,徐川引来的这一场仅仅八人的小型报告会,里面足足有七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两个菲尔兹奖得主,而且基本都是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的大牛。

    南大什么时候聚集过这么多同一领域的顶级大老过?

    可以说基本没有。

    所以这不趁机来一发,等错过了就真很难遇到这样的机会了。

    最终,新闻发布会和报告会被定在了五天后。

    要不是的理事长戴维·格罗斯希望尽快举办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宣布这一消息,南大还能将时间再拖一拖。

    毕竟时间越长,越方便那些顶级物理教授安排空出自己的时间。

    .......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闻发布会和报告会感兴趣,且有时间的物理学家们陆续乘坐飞机抵达了金陵。

    这座在国际学术界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的城市,学术气息也浓郁了不少。

    特别是南大,随着新闻发布会的临近,每天都有大量的知名学者前来拜访,这让校领导脸都笑开了花。

    可惜的是时间不够,不然南大真想将这场新闻发布会借机办成世界顶级的学术报告会。

    ........

    新闻发布会在南大老校区的大礼堂内。

    应邀前来参加发布会的媒体记者和物理学家们均已入座。

    爱德华·威腾的身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小声的和他交流着。

    “听说前几天安排了一些人过来和徐教授交流alice探测器的分析数据?”

    “是的。”威腾点了点头,道:“今天的发布会很有意思,下半年lhc的对撞实验将围绕今天公布的成果来进行。”

    闻言,维尔泽克有些讶异,问道:“难不成真的是惰性中微子?”

    威腾微微摇了摇头,道:“目前来说并不确定,不过有很大的概率。而且,即便不是惰性中微子,内寻迹系统探测到的数据中,也大概率有着一种我们未知的新型粒子,且极有可能是超出标准模型的。”

    “那可真是让人期待,或许物理学界最大的变革要来了。”维尔泽克笑着道。

    “是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的圆钟时间指向九点。

    南大校长首先上台,做开幕式。

    随即的理事长戴维·格罗斯上台,对这次新闻发布会和报告会做一个流程宣布。

    随后,穿着一身正装的徐川步履平稳地走上了大礼堂。

    随着他的上台,礼堂中明显骚动了一下,所有人都抬头望着舞台上的那道身影。

    自从去年十二月份的诺贝尔演讲后,这是这位年轻的诺奖得主头一次出现在公共视野中。

    时过数月,不知道这位年轻至极的顶尖学者又将带来怎样成果,又会如何震撼人心。

    站在报告台上,徐川俯瞰着台下的听众和媒体记者,他并没有多少激动的情绪。

    毕竟,这样的场景他已经经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