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后,将思绪收拢了回来。

    思忖了一会后,他抬头看向了温远航,问道:“关于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的消息,目前都有哪些人知道?”

    温远航思索了一下,快速的回道:“目前来说,知道这件事的暂时还只有能源研究所参与了小型化项目的核心研究员,星海研究院的中高层,核工业集团那边的部分工程师知道。”

    “在来之前,我已经和徐院士以及能源研究所的负责人梁曲教授沟通过了,请他们暂时对这件事进行保密,禁止扩散消息。”

    老人点了点头,赞许道:“嗯,做的不错,保密工作暂时的确得做好。”

    顿了顿,他接着道:“按照徐院士的意思,相关的研发完全完成需要等到明年二月份左右,时间还有五个月左右,这五个月的时间很关键,消息绝对禁止泄露出去。”

    “我这边会安排一支部队对星海研究院做一个外部的安保工作,你要做好内部的保密和人员安排工作。”

    当初栖霞可控核聚变项目的进展到示范堆的时候,整个栖霞山地区都快被来自全世界各国的间牒,探子围满了,那段时间国安抓了超过三位数打探消息的人员。

    这还是那些做的明显有破绽的,而那些隐藏的更深的,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如果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的消息在这个时间点泄露出去,将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

    毕竟,相对比大型的民用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说,能用于军事化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无疑更加的敏感。

    想想也是,一架能携带近乎无尽能源,有着无限续航的重型轰炸机,其威慑力可以说是拉满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他们还展示了最新的高雷达隐形技术,这种情况下,一架有着无限续航又能完全消失在监控防御雷达上的轰炸机,带来的压力更大了。

    至少,在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之前,华国不希望这份表面上的平静被打破。

    相对比剧烈的冲突来说,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慢慢发展更适合现在的局面。

    站在老人对面,温远航认真的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随即,他继续汇报道:“另外,关于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应用限制,徐院士在来之前做了一些交待.”

    一边说,他一边将自己整理好的笔录资料递给了警卫,同时继续简要的报告着。

    做了个简要的报告后,温远航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关于小型化技术在军事化领域的一些应用,要不要请徐院士和星海研究院帮忙支援一下?”

    在昨天和徐川交流过后,他很清楚要想将小型化聚变堆全面的在军事领域应用起来恐怕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毕竟小型堆只是小型堆,不是聚变电池之类的东西。

    它的体积再小,对于战斗机这类装备来说还是太大了,更别提还需要配套的发电设备以及维持反应堆运转的超算了。

    这些东西齐全的配备下来,对于一架战斗机来说,占据的体积和承重可以说有点无法接受。

    老人从警卫手中接过资料后简单的翻看了一下,听完温远航的报告后,他开口道:

    “这件事我会安排相关的会议以及专家进行沟通交流的,徐院士那边暂时不用管,他手中的研究和工作已经很多了,我们不能再给他添麻烦。”

    “至于小型化技术的运用,这件事相信科学院和军事装备处的专家会有办法的。毕竟最难的小型化都已经被徐院士解决掉了。”

    顿了顿,老人接着道:“另外,关于小型化聚变装置的研究,核心的难题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东西你这边要尽量去督促一下,包括生产和组装方面,如果我们能提供帮助,如果能用人力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