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的锂硫电池技术,还在实验室中研发的锂空气电池,超导材料研发,以及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碳化合物等一系列的技术,都是他亲自指定的方向。

    只不过这些技术的突破,需要的时间可能有点超出他的想象和规划。

    原本徐川以为在人工SEI薄膜技术完成后,锂硫电池最迟两三年的时间就能完成。

    结果现在都过去四五年的时间了,才有了一些变化。

    如果是只有川海材料研究所一家实验室在研究这个也就罢了,四五年的时间也算不上什么。

    现在是全世界电池行业,可以说有投资的,几乎都会研究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毕竟锂硫电池和锂空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阶段性发展步骤。

    结果四五年的时间,全世界加在一起都没有听说过哪家企业在这一领域有突破的。

    在锂电池领域的研究,各大实验室和企业,其速度比徐川想象中要慢上不少。

    与此同时,在徐川朝着川海材料研究所赶过去的时候,不出意外的,与黎曼猜想相关的话题又一次被引爆了。

    在徐川将弱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丢到arxiv上不到半个小时,全世界数学家再度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预印本网站。

    好在这次负责管理和维护网站的负责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将备用的服务器全都加了上去,这才勉强的维持住了蜂拥而至的流量,让众多的学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相关的论文。

    而与此同时,MathoverFlow国际数学论坛上,讨论的声音如同海啸般袭来。

    【arxiv!徐教授!弱黎曼猜想的证明!】

    【啊?】

    【上帝!难以置信,这才几天的时间?!】

    【从他之前上传的时间来算,这篇弱黎曼猜想的证明两者间间隔还不到一周!准确的来说只有六天零九个小时!】

    【嘶~!这也太快了吧?】

    【不对吧?徐教授上传到arxiv上论文,不是研究詹森多项式和π(x)质数计数函的吗?】

    【我建议你好好学习一下数学再来这里。】

    【詹森多项式是以丹麦数学家詹森对它的研究而得名的,它与黎曼猜想具备相等价的零点分布性质,即詹森多项式的零点全都是实数。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证明詹森多项式的零点全部是实数,你也就证明了黎曼猜想!】

    【我没记错的话,这一等价命题好像在很长的时间里甚至比黎曼猜想本身还难对付来着。】

    【是的,因为詹森多项式有无穷多组——彼此间以所谓的“度数”相区分,每组又各有无穷多个——相互间以所谓的“偏移”相区分,要想解决它,难度在目前的基础上恐怕比黎曼猜想还大。】

    【至少黎曼猜想已经有了临界带收缩法的证明方式,也将其推进到了No(T)>0.4N(T)。】

    MathoverFlow数学论坛上,相关的讨论异常的激烈。

    不过绝大部分的话题都集中在对徐川能这么快就完成弱黎曼猜想的证明以及他所研究的路线和方向上面。

    至于这篇论文本身的正确性,反而没有多少人去讨论和研究。

    毕竟在弱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出现后,还有时间在网上冲浪的学者,基本上都是看不懂论文的‘学渣’了。

    那些能看懂论文的大牛们,此刻基本都沉浸在论文中。

    另一边,米国,加州,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旁边不远处一栋别墅中。

    正沉浸在利用徐川创造的工具研究黎曼猜想的陶哲轩忽然被一阵手机铃声吵醒了。

    紧皱着眉头从一旁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