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舆论并没有停止,甚至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

    都察院的拳头起了作用,原本这帮书生就不占理,现在被打亦是无处鸣冤,致使闹事的书生收敛了起来。

    “谁胆敢到都察院门口闹事,通通记大过!”国子监祭酒新进伯王华一向以温和示人,但这一次直接严厉地发出了警告。

    他虽然崇尚儒道,但亦不是一个不分是非黑白的人。而今何乔新拿了足足价值十万两的实物,更是收了价值千金的人参为广东商会会长黄裕打开方便之门,又有什么冤枉可言呢?

    而今的皇帝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大家更要同心协力开创盛世,而不是在这里想方设法扯帝国的后腿。

    虽然自己儿子因前往吕宋巡察金矿时遇险,但他的心里从来都没有怨恨过皇帝,帝国本就该努力打开新局面。

    至于自己儿子不过是一个意外,亦或者确实如武靖侯所猜测的那般,很可能是被卷入了另一场阴谋中。

    正是如此,他或许约束不了其他人,但自己国子监的学生便有如此不辨是非的,并不介意将人逐出国子监。

    树欲静,风不止。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京城的衙门的效率明显下降了一个档次。

    人终究更关注自身的利益,何况他们从考取功名开始,便已经慢慢地组建着自己的圈子。在进入官场后,更是以同年、同乡和师生的关系串联在一起。

    若是历史没有改变的话,那么弘治朝初期最活跃的群体必定属于景泰五年的进士们,他们这一届诞生了首辅徐溥、内阁大学士彭华、户部尚书李敏、吏部尚书李裕、刑部尚书何乔新、礼部尚书刘岌、户部尚书李嗣、户部尚书叶淇等。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这一些都是帝国的精英。

    “刑部的文书怎么只有几份?”

    “礼部的元宵仪为何还没送上来?”

    “工部怎么回事?致远宝船的测试数据呢?”

    ……

    即便一直呆在皇宫里面的朱祐樘,亦是已经觉察到了异样,从京城衙门送上来的奏疏明显少了,而且有些事情还得自己亲自进行催促。

    夜幕降临,东暖阁亮出了璀璨的灯火。

    朱祐樘深知信息的重要性,虽然没有设立西厂,但锦衣卫那边已经完成清洗,东厂这边亦是有序地运转,而且还通过镇守太监了解地方。

    另外,在叶子锁横空出世后,他亦是给予一些亲信官员上奏密折的带锁盒子。

    “原来如此!”

    朱祐樘在翻开有关京城的情报后,终于是解除了自己的困惑,敢情是底下的臣子出工不出力所致。

    面对如此不忠的举动,面对这帮想要抱团的中层官员,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一件事,他们所面对的是开创刁民册和密拆制度的皇帝,这点小动作真的能难得住那位帝王吗?

    由于时间临近元宵,帝国元宵的假期即将开始。

    “这日子太爽了!”

    “啥事都没干竟然又放假!”

    “呵呵……我这几天就看了四份刑部卷宗,而且全都打了回去!”

    “听闻城楼的迎春楼来了一位花魁,等到了放假,咱们必须前去捧场!”

    ……

    六部正在磨洋工的官员不仅没有任何的负罪感,而且还显得十分的惬意,甚至已经开始规划元宵假期了。

    工部衙门的官署同样如此,以工部郎中龚洪为首的官员还在规划着假期,结果突然被告知刚刚从宫里回来的贾俊召见。

    “似乎是来意不善!”

    “估计是皇帝教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