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归看着眼前情状,一脸的不可置信,不死心地拿起顾云霁的卷子看了又看。

    徐承裕转过去,看着他道:“子归,你写的并不差,很有古大臣的风范,但可惜并不是老夫所想要的。这也是我不收你为徒的原因,你很刻苦也很有天分,但你我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没有师徒缘分。”

    “互相看看对方的卷子也好,就能明白自己和对方的差异在哪里。”

    闻言,顾云霁也拿起方子归的卷子看起来。通篇下来,方子归都在叙述怎么做一个富贵不能淫的清官、好官,最多提两句要忠于君主,不结党营私,没有把重点放在徐承裕最关心的君臣关系上面。

    他的文笔很好,辞藻比顾云霁还要华丽几分,确实有些能力。只可惜他的思维被框得太死了,文章从头到尾都仿佛诉说着君为臣纲,要固守人臣本分,少了些为天下之公的眼界和魄力。

    看了这许久,方子归也明白了二人的差距所在,他抬起头来问顾云霁:“你是怎么从为臣之道几个字想到这些的?”

    顾云霁道:“很简单,臣者,处于君民之间,上事君,下为民。泱泱华夏数千年,朝代更迭何有尽头,忠于一朝一君,终究会化为泡影,不是长久之道。”

    “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君王坐天下,臣子治天下,百姓享天下。为人臣子,要替百姓说话,为国家着想,规劝君王,爱惜民力,这才是良臣。喜君王之所喜,恶君王之所恶,看似忠贞,实为大奸。我辈熟读经史,更应有自己的操守和品行,以劝谏君王为己任才是。”

    听了这番话,方子归半晌才回过神来,他深深地看了顾云霁一眼,说道:“受教了。徐山长的亲传弟子,你当之无愧。”说罢也不管其他人,转身径直离开。

    苏旗一脸兴奋:“这么说,顾云霁赢了?”

    “是,他赢了。”徐承裕笑着走过来,“从今天开始,你顾云霁就是我的关门弟子。”

    顾云霁毫不犹豫地直接跪下:“弟子顾云霁,拜见老师!”

    徐承裕抚须大悦,将他扶起来,说道:“哈哈哈哈,现在先不着急,明日到我的私宅中,咱们正式行拜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