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前朝的员外高多了,一般的官员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更别说平民百姓。

    范黎哭得止不住,抽抽噎噎道:“……早知道……我能当上员外,还有世袭的官商身份,我就不把我女儿嫁出去了,应该招个赘婿上门。我就这么一个闺女,没有儿子没有孙子,将来的世袭官职岂不是还要拱手让给那些侄子们,太亏了……”

    众人闻言纷纷失笑,顾云霁笑着安慰道:“范员外,别伤心了。依我看,你不如和你那翰林院的女婿好好商量一下,将来生个外孙上你范家的族谱,继承你的官职。哪怕冲着你官商的身份和万贯家财,我想你女婿多半也是愿意的。”

    范黎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瞬间破涕为笑,回过神来之后,发现众人都围在身边看着自己哭,连忙不好意思地捂住脸背过身去,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除了范黎之外,其余参与洋芋引种推广的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张翠英是女子,朝廷不能给她官职,但也是发下了大量的银钱和物品赏赐,还将她的事迹记录在本地府志中,传颂后世。

    奢西是第一个将洋芋上奏给皇帝的人,作为永宁宣抚司的土司,洋芋在彝人聚集区的推广,她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正好永宁宣抚司辖区多山地,朝廷便将此处划为西南区域洋芋种植的重点区域,拨下来大批育种银子,侧面推动了宣抚司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包括当初叙州府内推广洋芋最卖力的宜宾县,有关吏目也得到了奖赏,县丞岳卓因此升为了知县,正式统管宜宾县。

    眼看大家都有各自的封赏,功劳最大的顾云霁却还是两手空空,陈培时忍不住问专使:“我们通判顾大人呢?他出的力最多,这两年来为了洋芋一事不知费了多少心力,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吧?”

    专使微微一笑:“朝廷论功行赏,顾大人无论功劳还是苦劳,都当居首位,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这——便是给顾大人的封赏。”

    说着,他拿出一纸调令,笑着递给顾云霁:“恭喜顾大人升迁呐。”

    顾云霁接过一看,眼睛瞬间睁大:“绍兴府知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