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自己根本没有抗拒的理由……

    以前屈原提强干弱支,邀请熊午良力争在整个楚国内推行变法——强的是楚王,弱的是自己这样的封君。

    而现在,在曲阳侯国里的强干弱枝,强的是自己,弱的是别人啊!

    熊午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屈原趁热打铁道:“请主君委臣以重任,许臣主持变法大计,屈原必将竭死效从!”

    ……

    数日之后。

    熊午良以曾经的楚国大司马屈原为曲阳尹;召滑、湖聪为副尹。

    三人共聚曲阳县。

    这一番人事变动引得众人瞩目,但也并没有十分在意。

    之前除了湖聪是实打实的平阿县令之外,屈原、召滑一直在给熊午良打白工,根本没有正式的官身。

    如今熊午良晋封为侯,开始封赏功臣,也是应有之义。

    屈原担任曲阳尹之后的第一道政令,便是‘书院令’!

    城门处,张贴了巨大的告示,有认得字的人摇头晃脑,为众人分说——

    “曲阳尹有令,即日起承建‘曲阳书院’,教授识文断字……八至十五岁男童可以报名参选,书院学童的一应吃穿用度,由侯府承担。”

    围观的农人们哗然了。

    教认字?不要钱?

    有老农立刻拉紧了身边幼童的手,神色激动:“赶快去报名!你一定能选上!”

    “走,快把这个消息传回村里!”

    “主君心地慈悲啊!”

    ……

    书院的报名处,屈原以手抚须,看着眼前的火爆程度,不由得暗暗点头。

    在楚国想要集权,破除对地方大族的依赖,就一定得自行培养可堪一用的基层官吏。

    成立书院,三五年之内,便能有一大批识文断字、熟知‘楚律’的官吏可用。而且他们得曲阳侯培养,对熊午良必定十分忠诚。

    如果书院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能比肩齐国的‘稷下学宫’……那么曲阳侯就将拥有一大批忠诚部曲,而这些学子如若能力出众,得以入朝为官,那么‘曲阳书院’很大程度上甚至能左右楚国的政局。

    到时候当不当楚王,就不是胸无大志的熊午良说得算的了!

    屈原心念及此,不由得露出了腹黑的笑容……

    “不要挤,一个一个来!”黄歇小小的身子被淹没在人海里,可怜地大声呼喊。

    书院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老百姓不是傻子。

    家中若能有个识文断字的文人,简直是祖坟冒青烟!

    在这个时代,只要稍微认得几个字,就是难得的人才——至少可以当一个底层小吏。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处了。

    就算不能当大官,做个账房先生,也比在田地里辛辛苦苦挣得多!

    熊午良匆匆赶来,见到眼前的人山人海,人都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