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还没臂骨粗呢。”

    夏侯副组长拿着放大镜走上前来看了看,“和我预料的一样,臂骨在接近小手的位置时,从端口开始迅速缩小,就像漏斗那样。如果沈先生你还想更确定,那我们可以去拍个X光照片,高精密度的那种。”

    沈崇摇头,“不用了,我这还需要上药吗?”

    夏侯副组长也摇脑袋,“应该不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就行。”

    既然如此,沈崇就没必要留在医院了,他索性当场戴上义肢出院。

    明天就得参加新人挑战赛的西南分部预赛,躺医院纯属浪费时间,趁着最后一天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吧。

    回到家,他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个好消息,乐了。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早些天他挂在网上的悬赏竟被人接下来了。

    大约是在他掌握潜意识控制肌肉记忆的第二天吧,他本打算系统的学习下格斗技巧,结果上网看资料险些给看晕过去。

    天知道当今世上大大小小的格斗流派有多少种,并且每种流派注重的要点都不一样。

    沈崇自己也是经历过职业化培训的人,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资料根本不可能在网上查到,都是职业教练先系统学习,然后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日常训练中协助运动员慢慢掌握的。

    他想去直接看别人的比赛视频,自行提炼揣摩呢,结果他发现这根本不可能。

    倒不是他提炼不出来,而是他没时间应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

    全球范围内关于格斗和搏击的影像资料何其多。

    视频资料的总量和时长也忒夸张了,他哪看得完。

    不少比赛的参赛双方水平甚至还不如他,光剔除这部分无用的东西就得花费无数精力。

    哪怕交手双方都是顶级选手,还得剔除掉插播的广告、开打前的造势、中场休息、比赛中双方枯燥乏味的试探。

    这些部分对他都没有帮助。

    真正具有学习价值的对招时间恐怕不足十分之一。

    他只需要最精华、最能体现技巧和水平的巅峰时刻。

    资料整理工作量极其庞大,整理者也必须精通格斗原理,起码理论水平不能比他差。

    如果数据中心调试运行完成,他写个更高阶的算法,说不定能用人工智能搞定,但这还没来得及。

    所以,他索性在网上挂了个悬赏,写明自己的要求,开价二十万让人整理世界格斗大全集的精华版出来。

    当时他也就是碰碰运气,打算实在不行等回头忙完挑战赛再自己想办法。

    不曾想,今天早上终于有人接了,并且已给他发来个时长达到15小时的《大全集(上)》。

    沈崇只扫了两分钟就表示满意至极,对方是懂行的。

    视频里砍掉了所有不重要的细枝末节,只保留高手对招的经典比赛里各个最能彰显技术技巧的精彩瞬间,全是精华。

    并且这哥们儿在后面加了个括弧,里面写着“上”。

    说明这才第一部,还有后续。

    哪怕一共就上下两部,只要都有这质量,那二十万花得值当!

    要看完,时间有点紧张,但还好来得及。

    就让我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吧!

    他正美滋滋的打算开工呢,突然接到个电话,是老林打来的。

    呃,不知不觉竟又到欣欣跟着封吹雪学画画的时间了。

    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