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跟孙福元借过钱,可是却遭他一口回绝。
「你姓殷我姓孙,你要借钱也只有去找你们殷姓兄弟借吧?」
殷本繁今天也想同样回他这句话,但是他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殷元不知道以前老爸曾在孙福元面前吃过瘪,若是知道的话,他肯定半句都不会跟他废话。
即使这样,他也不会借钱给他。
他有前世的记忆,这孙福元没有跟人借到钱,但他忽悠了两个退休人员跟他去担保,去银行贷款。
买了一辆拖拉机,开始没日没夜地从山上拉片石去工地。
一个月后就说已经赚了多少钱,在村里到处吹嘘,干到年底就可以成万元户。
只是运气不好,干了二个月,有一次休息不好,开车走神在山路上翻到谷底,当场人就没气了。
后来村里两个帮他担保贷款的退休工人,每月工资都被银行扣去。
孙福元老婆又跑回娘家,几万元贷款都是两个退休工人还。
前世都是短命的人,此时跟我借钱,我会借给你?
「孙老板,你姓孙我姓殷,也算不是亲戚关系,借钱的话也应该去跟你们姓孙的借吧,怎么想来跟我借呢?况且我回家来过年,身上也不可能带多少钱的。」
殷本繁听儿子说出了自己想说的那句话,心里格外舒爽。
孙福元说:「小元若是肯借钱的话,过完年你过江明,汇钱给我也行。」
殷元说:「你还是问其他人吧,过了年我去江明,我都要跟人家贷款二百万,生意摊子铺得太大,不够周转,只有高利跟人家贷款。」
孙福元听他这样说,脸上尴尬的表情终于有所缓和。
全村人都在说殷老师的大儿子在江明做生意发大财了,看样子也是借钱充起来的。
人家一次借高利贷二百万,一年付人利息都要几十万。
听说很多大老板都是这样,向银行或者私人借贷一屁股债。
表面上风风光光,其实还不如一般人。
他客气地跟殷元聊了几句,就起身离开了。
他提来的竹笋和芋头,殷元说什么也不肯收他的。
「又没有帮到你什么忙,怎么好意思收你的礼。你去其他地方问问吧。」
孙福元刚离开,老爸老妈就紧张地问儿子:「刚才你说要贷款二百万,是真的吗?贷那么多钱,听说利息都要几十万,赚几十万哪有那么容易?」
殷元知道凭他们的脑袋,怎么都不会想到贷款二百万,一年可能赚到几百万。
资金多做的生意就越大。
不管是办公司,还是开工厂,不管是有百万财富,还是有千万财富,都会在某个关健的节口,借钱或贷款度过。
他跟父母解释说:「其实我贷别人款也是用来赚钱的,我就算贷款也是有把握不会亏钱的。上次跟婉婷姨丈合伙开建筑公司,为了占有一定的股份,跟熟人贷了二百万。年底资金到账我就还了他一百万。建筑公司虽然才开几个月,但也分到利润七八十万,明年做几单工程,分的利润就有几百万。
我开的装修公司、建材厂和建材店没有欠一分钱外债,而且赚了不少钱。
今年跟自己做事的人收成都不错,红兵有十几万,红梅我也给了五万多。红军也赚了几万……」
红梅说去潘念祖家过年,她自己电话上跟父母说过。
他跟父母说了潘念祖家的情况。
「关键是念祖有能耐,为人不错,也有文化,所以红梅跟他在一起,会幸福的。」
婉婷也跟公婆说:「做生意的事不用替他担心,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