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啊!

    汪道昆立刻说道:“汝霖懂我!”

    这是承认了吗?

    汪道昆又改口说道:“我初读也是这么想的!”

    苏泽又说道:

    “不过老师,众生何苦啊,可书中的人还有因果报应,这人世间没有因果报应又要怎么办呢?”

    汪道昆沉默了。

    汪道昆家中是徽州府大族,家中有不少人出仕做官,他自己也是官场众人,自然明白苏泽的意思,这世上很多坏人,并不会和中那样,得到因果报应的惩罚。

    如西门庆这样的人,往往纵情享乐甚至要比普通老实读书人爬的更高。

    而书中很多人物原型都是汪道昆见过的,听过的,有家道中落的,也有家产兴旺的,这些都让汪道昆十分的迷茫,世间也许没有因果报应,积德行善不一定有好报,作恶多端也不一定会被惩罚。

    大明朝就像是书中那烈火烹油的丰亨豫大,汪道昆也感觉到了世风日下的道德困境,可是却无力改变这一切,他甚至不知道当今堕落的原因。

    在他的家乡徽州府,如同西门庆这样的人物不知凡几,他们有的是考了功名的读书人,有的是游手好闲的“帮闲”,他们不是传统士大夫那样置办产业经营土地,而是从事商贸赚钱,又或者和西门庆一样干脆连商人都不是,而是专心的做掮客投机发浮财。

    可是这些人往往赚到的钱,比那些经营土地的读书人还要多,这都让饱读诗书的汪道昆深深的自我怀疑,怀疑那些四书五经上的道理。

    汪道昆想了想说道:“先圣说人性本善,这本书也是想要唤起仁善的本心,明白天道报应的道理,切莫继续为恶下去了。”

    果然如此,后代对于《金瓶梅》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浮华堕落,可是作者并没有找到风气堕落的原因,只能用天道轮回、因果报应来惩罚书中的“坏”人。

    苏泽说道:“老师,学生以为,性善性恶,辨析这种人性没有意义。”

    “没有意义?!”汪道昆惊讶于苏泽离经叛道的言论,要知道“人性论”可是儒家理论根基之一,苏泽竟然觉得讨论这个没意义?

    那么多先贤就这个问题辩论著书,一直到了朱熹、王阳明,也都在讨论“人心本初”这个话题,苏泽竟然觉得不重要?

    苏泽翻着手里的稿子说道:

    “就说这个西门大官人,他读过书,却不思科举进学,不置办田产土地,却在县里厮混,可日进斗金家业日益做大。”

    汪道昆沉默了,西门庆确实不是一个传统儒生的形象,可这种人在徽州府却不少见。

    而且以汪道昆的见闻,这些人确实和西门庆一样,不仅仅没有败坏家业,产业反而更兴旺了。

    这些人也都和书中西门庆一样,纵情享乐,肆无忌惮的为祸乡里。

    所以汪道昆其实也在怀疑“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不是对的。

    苏泽石破天惊的性善性恶不重要,让汪道昆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苏泽说道:“汉唐以来,耕读传家来是天理,圣人之言中已经将农和士两个阶层的道德编写的差不多了。”

    “为农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四时以劳作,缴税纳粮后还有空余,则让子弟进学或者参军,这就是为农的道德。”

    汪道昆点头。

    “为士者,研习先贤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为天下用命,退而修身养性,这就是士人的道德。”

    汪道昆连连点头,苏泽又说道:

    “那为工者,为商者,他们的道德呢?”

    这下子汪道昆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