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讲给裕王说道:“浙江九县闹了水灾,今年的秋粮颗粒无收,又因为改稻为桑种上了桑树,冬粮肯定也长不出来了,今年浙江的粮食缺口至少有二十万石。”

    裕王只是安静的听着,等到张居正介绍完,裕王皱眉说道:“朝廷不救灾吗?改稻为桑不是说以改代赈吗?”

    高拱和张居正对视了一眼,高拱说道:

    “哪里有什么以改代赈,浙江受灾百姓的土地,都被豪强大户们低价买走了。”

    裕王一拍椅子说道:“这个高翰文!当年上书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高师傅,请您给杭州知府高翰文写信,让他想办法打压奸商,坚决执行以改代赈!”

    高拱和张居正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裕王如此苍白的一封信,又怎么能让高翰文变出粮食来,他又拿什么去阻挡这些大户兼并土地?

    裕王的政治幼稚病可见一斑,不过两人倒是也没有提醒裕王。

    高拱继续说道:

    “如今就看冬天了,若是今年冬天能不出事情撑过去,浙江的改稻为桑就成了。”

    听到改稻为桑要成功,裕王脸上也露出矛盾的表情。

    作为严党提出,严党执行的国策,若是改稻为桑成功,对裕王为首的清流一党自然是巨大的打击。

    但是改稻为桑若是成功,朝廷能增加收入,裕王自然也是乐意的。

    若是冬季浙江闹出民乱,搅合了改稻为桑,身为严党对立面的裕王应该高兴。

    可这又等于坏了朝廷的大政。

    就在裕王陷入到了矛盾中,宫里的太监将嘉靖刚刚写的那副赐字送到了裕王府中。

    收下字,又按照惯例贿赂了赐字的太监,裕王再次将高拱张居正请出来。

    “两位师傅,父皇这幅字是什么意思?”

    黄河虽浊,亦能灌溉;长江虽清,时有泛滥。

    高拱和张居正都是科举卷出来的卷王,张居正几乎是立刻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严党这样的奸党就像是黄河,虽然浑浊但是对朝廷也是有利的。清流如同长江,也会有时候泛滥。”

    说完,高拱和张居正都跪下,裕王连忙将他们扶起来。

    看着自己的两位老师,裕王说道:“父皇说的道理孤王也懂,孤王定然不会负两位师傅。”

    高拱和张居正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又是一番忠心感言下,这才离开了裕王府。

    等两人走后,裕王看着这幅字,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严党要用,清流也要用,这就是父皇的驭人之术吗?

    无论是皇帝和裕王,还是严党和清流,似乎都忘记了在水清水浊之中,被洪水折腾的奄奄一息的百姓们。

    嘉靖四十年十月,前任杭州知府马宁远被处斩的消息传到杭州,在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的宣传下,总算是“借马宁远人头一用”,暂时平息了杭州府百姓的怨气。

    偶然有几起零星的民变,也全部都被高翰文亲自带人扑灭。

    可即使如此,高翰文依然着急上火,因为改稻为桑的计划才实行了四分之一,那些手里还有田的百姓,说什么也不肯改种桑树。

    高翰文突然开始明白自己那位脑袋搬家的前任的难处了。

    上司郑泌昌不断地催要改稻为桑的进度,明年一定要制造出足够的丝绸来。

    裕王给自己写信,要求打压那些豪强大户,一定不能闹出民变。

    豪强大户拿着朝廷大臣的拜帖,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还有裕王妃的家人,要自己行方便之门,低价兼并受灾百姓的土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