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下了苦果。

    大宋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想要通过引导黄河抵挡北方的辽国,阻止了三次改易黄河的工程,也就是“三次回河”。

    三次回河没能挡住大辽,大辽就被金给亡了,金军南下,宋朝掘开黄河,导致了第三次黄河改道,从此黄河不再从山东入渤海,而是从淮河入黄海。

    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瘟疫蔓延,饥荒和瘟疫再一次让黄河沿岸的死亡人口剧增。

    而繁华的江淮地区,也惨死在黄河决堤的洪水之下。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却变成了人间地狱。

    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等到金国接手了这个烂摊子,金国为了治河更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背上了严重的财政负担。

    而黄河改道导致的频繁水灾更是让沿途的金国农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等到了元朝也用黄河对付金国,造成了第四次黄河改道之后,黄河夺淮入海的大势已成,再也无法挽回。

    而元朝定都在大都,也极度依靠大运河向北方运送粮食。

    元丞相脱脱为了治理黄河,征召了百万民夫,最后搞出了灭亡元朝的红巾军。

    胡宗宪之所以迟疑,就是因为宋这个教训。

    因为超出百姓负荷的超级工程覆灭的朝代,还有大运河的缔造者,隋炀帝杨广。

    再往前说,二世而亡的秦朝,其灭亡原因也因为多个同时开工的超级工程。

    所以在元亡之后,大明虽然也看到了黄河从淮河入海的巨大弊端,但是依然不愿因组织大工程修黄河,也就是做些修修补补的清淤工程。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张居正时期由潘季驯主持的黄河工程,其实也就是个修补清淤的工程,并没有改变黄河经常泛滥的格局。

    最后还是在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北岸铜瓦厢决口。

    黄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最后还是靠着黄河自己的力量,重新回到了从渤海入海,这才解决了淮河长期黄泛的问题。

    苏泽指着地图说道:“倒不是要太多的民力,用山东的西汉故道,将黄河引入大野泽,再将大野泽连同大清河,黄河就可以改道入渤海了。”

    苏泽又说道:“只要能分开黄河和泗水,那淮河就不容易泛滥,淮河中的含沙量也会降低很多,这时候再清理漕运,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在场的潘季驯也随之激动起来。

    这份计划是苏泽亲自拟定的,但是很多细节都是潘季驯完善的。

    治理黄河,可以说是所有水利官员的最高梦想。

    对于胡宗宪来说,和治理黄河的功绩相比,区区治理钱塘江塘灾根本算不上什么。

    而且苏泽的目标不仅仅是疏通黄河,而是要让黄河改道!

    苏泽要治理的是黄河,而不是京杭运河!

    苏泽很清楚,在铁路出现之后,运河的重要性会降低。

    而淮北这大片的平原,如果没有黄河泛滥的困扰,就会变成沃野千里的大粮仓!

    与其治理运河,不如直接治黄!

    胡宗宪紧接着冷静下来,他抬起头看向苏泽问道:“大都督,你要改道黄河,可是如今山东可还在明廷的控制下啊?”

    胡宗宪抬起头看向苏泽,难道东南已经准备攻打山东了?

    山东是京畿的屏障,如果苏泽真的攻打山东,那京师的皇帝还能睡得稳吗?

    苏泽笑着说道:“这当然是长期的计划,而且要改道黄河,还需要在河南等黄河中游入手。”

    “大都督府现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