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能够消耗大量的钢铁,拉动钢铁厂的剩余产能。

    而苏松铁路又是通过民间募集资本的铁路公债建设的,对于东南内阁来说根本没有花钱。

    这一来一去,实际上等于是用民间募集公债的钱,来购买了东南过剩的钢铁。

    在方望海看来,铁路简直就是财政戏法,不,是财政法术,等于让户部凭空多了一大笔钱,还是让百姓自愿掏出来的钱。

    苏泽苦笑着,就连申时行也看向苏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铁路这么慎重。

    苏泽为什么对铁路慎重,是因为这种基础建设投资,其实都和某一个产业很像。

    正是那一个产业,让苏泽穿越前的中华,实现超越时代的极快发展。

    那个产业,等于将国民的财富,将六个钱包用几乎于“自愿”的方式集中起来,甚至透支了国民今后十年乃至于三十年的财富,全部交给了政府。

    而政府则用这些钱撬动了国民几十年财富的杠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从而完成了西方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化进程。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万事万物都有代价,今天的蜜柑可能就是明日之毒药。

    这就是苏泽成为东南大都督后时刻铭记的一件事。

    甚至在穿越前,被苏泽无比痛恨的那项产业,其实也给那场经济奇迹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可以选择的最好道路了。

    重新说回到铁路上来,铁路其实也有这样的属性。

    修建铁路,同样需要大量的土地和钢铁。

    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可以使用到大量的钢铁和混凝土,消耗掉过剩的产能,甚至能够继续带动钢铁冶炼技术和混凝土技术的降本升级。

    土地也是如此,修建铁路需要征收大量的土地,这可以让不值钱的土地变得值钱,让没有价值的土地变的有价值,而靠近铁路的城市乡镇也会因此受益。

    铁路同样吸收大量的投资,苏松铁路是一定能够赚钱的,铁路公债是肯定能赚钱的。

    在这个银行刚刚出现萌芽,普通地主理财的方式就是将银子存在地窖里的时代,一个宣称可以提供稳定收益的金融产品,还是由官府做信用担保,有铁道和建设工程作为抵押,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能够吸收多少投资,苏泽根本不需要想。

    只要苏松铁路让投资的人尝到甜头,那投资铁路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一点,从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在工业时代的诸国都得到了验证。

    拿破仑三世时期的法国,末代沙皇时期的俄国,明治维新后的倭国,都经历过这样的铁路建设狂热时期,甚至在以上三个国家中,铁路就是工业化的蒸汽机车,靠着修建铁路完成了第一步的工业积累。

    可这一切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拿破仑三世的国内铁路建设,带动了十几年的经济发展,紧接着就是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拿破仑三世不得通过发动战争来消耗过多的产能,最后在普法战争中一败涂地。

    末代沙皇靠着西伯利亚铁路续命,不仅仅消耗了国内的钢铁过剩产能,还将“过剩”的人力送到了西伯利亚,试图一举多得的消灭沙俄的进步力量,寄希望于这条铁路能够连通西伯利亚的大量资源。

    结果是那场革命依然没有能抑制住,甚至说西伯利亚成了革命党人的进修学校,最后沙皇一家被枪毙。

    明治维新的倭国同样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

    苏泽看向申时行问道:

    “汝默,你认为铁路应该是官府主导投资建设,还是私人主导投资建设?”

    申时行愣了一下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