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伙,就这样的一门六磅火炮,也需要两个士兵才能搬动。
第六旅长期都在广西和安南的山地作战,士兵主要都是南方人,有一部分还是戚继光募集的广西瑶兵。
不过在军队这个大家庭中,民族的印记被很快的洗去,而要成为一名炮兵要通过识字和算学的考试,又一起在战场上征战过,早就已经完全融入了军队。
炮兵在军队中的位置,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在东南刚开始使用火器的时候,炮兵和炸药作为攻城的利器,一直受到重视,那时候只要炮兵一响,那还在使用刀枪剑戟的明军就会望风而降,甚至都没有多少火枪步兵出手的机会。
在苏泽奠定基业的时期,打仗就是拉着炮兵轰炸,然后火枪兵开始冲锋,然后就是明军投降。
但是随着明廷那边也开始列装火枪,也开始使用火炮,修建棱堡的时候,炮兵的作用开始下降。
在堑壕发明之后,火炮的地位又尴尬起来。
火炮对射,这算是常规的操作了,但是火炮犁地之后,躲在堑壕中的士兵却没有多少伤亡。
想要攻城略地,最后还是要步兵对拼。
炮兵开始成为战场的支援角色。
而在骑兵崛起之后,炮兵又有了新的定位,一部分使用霰弹的火炮,要在阵地边缘负责防备骑兵的绕后或者侧翼突刺,炮兵又有了近战防御的功能。
炮兵的地位不断的变化,而炮兵的战术也在变化。
从一开始炮兵用来攻破城墙,主要轰击定点目标。
到了炮兵要轰击敌方堑壕后的敌方炮兵,又要轰炸敌方从战壕中冲出来的冲锋的步兵,炮兵需要开始进攻移动中的目标。
到了如今炮兵还要轰炸快速移动的骑兵。
这一切都让炮兵的训练水平和操作熟练度变得非常重要,一个厉害的炮手,必须要能熟练的切换炮口角度,计算炮弹落下的位置,并且熟练装填火药来快速发射。
李言恭在蜀中作战的时候,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在研究了基层炮兵作战的案例之后,向陆军部提交了一份论文。
炮兵隐蔽作战的理论。
李言恭发现,在双方军队在野外遭遇的时候,先开炮的一方会暴露炮兵阵地的位置,而后开炮的一方则可以利用这个信息,轰炸对方的炮兵阵地。
尽量先让对方炮兵开炮,然后轰炸敌方的炮兵,等到敌方炮兵失去火力优势的时候再出动步兵,这反而是更有利的作战方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