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试试。”李大夏坐在板凳上。

    学着李顺的样子,把大盆里的冰袋打包。

    等第一缸饮料灌装完,接着灌装第二缸,再调配第一缸,如此反复。

    机器噪音很大,李顺带韩莹去院子里。

    韩莹说:“哥,打算怎么卖冰袋?”

    李顺问韩华:

    “你家小卖部的冰袋在哪批发的?多少钱?”

    “就在前面的批发街。五块钱一袋,里面也装一百个,卖一毛钱一个。”

    批发价五分,零售一毛,一包冰袋赚五元。

    韩华是零售商,批发街上的是中间商,李顺是生产商。

    生产,批发,零售,应该就是冰袋生意的大概流程。

    两个小时后,姐妹俩生产一百包冰袋,仓库里堆了一大片。

    李顺核算成本,用了多少聚乙烯包装膜,多少度电,多少方水,多少调味剂。

    在纸上不停地计算,最后得出个大概。

    “总成本不到两元,可以给中间商四元,给他们一包一元的利润。”李顺十分满意。

    成本最大的就是外包装,占据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

    譬如一瓶矿泉水,如果出厂成本三毛,水瓶占两毛,外包装远比水值钱。

    “如果卖掉一百包冰袋,我们就能挣二百块钱?”韩莹不敢相信。

    “一天卖一百包,一个月挣六千块钱?”李小霞也惊呆了。

    韩华和李大夏也懵逼,万万没想到,一毛钱的冰袋,竟然有月入六千的可能。

    “看来你们都小看了一毛钱的生意。月入六千有可能,前提是多卖货。”李顺如实说。

    “快去卖呀,华哥快装车,你们去批发街上跑业务。”韩莹的瞳孔秒变正方形。

    李顺没想到老婆是个小财迷,月入六千有点难,三千就谢天谢地吧。

    韩华马上装车,一手提一包,装摩托车里。

    一包差不多十斤重,大夏和小霞只能双手抱,三轮摩托车最多装二十包。

    冰袋的受众是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

    零花钱虽然不多,一毛两毛还是有的,也舍得花这一毛钱解渴。

    现在的中小学很少提供热水和大桶矿泉水,都是喝水龙头里的凉水。

    冰袋的主要的零售商就是学校里的小卖部,村里的小卖部不太行。

    在村里,大人们能制止小孩子吃冰袋。

    可是在学校里,家长们鞭长莫及。

    而学校里的小卖部,都会来县里的批发街采购小商品,主要是文具和小儿食品。

    批发街上有专门做铅笔、作业本的文具店,也有专门做辣条等小儿食品的副食店。

    小儿食品批发部,就是冰袋的中间商。

    “顺哥,货装好了,你们俩赶紧去,我们在家做饭。”韩莹已经急不可耐。

    “哈哈,咱走吧华哥。争取多找几个客户,让咱们韩掌柜高兴高兴。”

    家人们哈哈笑,李顺挠挠头,打开大门请韩华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