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结果,一波暴跌,律师行又停止付款,北角地王便成为了历史,这几年也有发展地产,不过是小打小闹,早已经不成气候。

    陈德泰,虽然挺过去‘破产危机’,但性格上已经发生改变,已经缺乏独立发展大型项目的勇气,后世更是成为依附在英资财团的身上,协助其发展地产。最终,成为弃儿,被英资抛弃,在地产没有成为大气候。

    廖宝珊,倘若他不去世,一定是地产五虎的老大。可惜,他就是想不明白这一点,导致现在儿子接班,将变得小心翼翼,虽然继续发展地产,但已经不足道哉。

    飞艇泰,这些年虽然发展地产顺风顺水,但由于被林志超抢走不少机缘,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资产也就大几千万港币,尚未触及亿元的门槛。而到了六十年代,更是因为和对面接触、且同情,将受到港府的针对。

    李高福,现在是一味求稳,发展的住宅物业居然是五成出租五成出售,再加上发展两幢商业大厦,发展也放慢下来。毕竟如果不是资金雄厚,货如轮转才是最重要的。

    张玉良,被林志超打压,早已经没有后劲,发展潜力远不如前世。

    当初活跃的十大地产商,都已经不再‘独霸一方’,反而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加入,呈现出百花开放的状态。

    就连长江置业,在外面的人看来,每年开发的楼盘减少很多,似乎没有以前的霸气。

    ‘廖创兴银行’挤提事件,只是暂时性的影响了地产和股市,很快一切又恢复正常,香港地产继续迎来旺盛。

    港府磨刀霍霍,准备拿出更多的官地拍卖,继续堆高地市。

    涨幅最厉害的,当然还是中环的商业地皮,就是尖沙咀、湾仔、铜锣湾这些地区地皮,都开始大涨。

    中环的商业地皮已经在1300港币每平方尺,尖沙咀商业区的地皮也在600~800港币每平方尺,铜锣湾的一些商业地皮,都已经高达四五百港币每平方尺。

    长江实业的办公室里。

    林志超翻阅着财务报表,很快心中便有数。

    今年,长江实业可以获得利润7000万港币,堪称巨无霸地产公司,其中3500万来自发展地产,2500万来自商业地产(含酒店),1000万来自股市。

    购买地皮的支出如果控制在10万平方尺左右,那么支出资金2000万。

    大概预计年底账上的现金流,差不多能有1个亿左右。

    而盈利以后每一年盈利,将都会在7000万以左右,想想都非常开心。

    不过也很烦恼,香港每年官地拍卖,也不过1.5~2亿的规模,他拿着这么多的钱,却没有投资的门路。

    所以,林志超就希望,有不错的中环大厦可以让投资。

    毕竟现在投资一幢大型中环大厦,差不多就需要5000万左右,是消耗资金的最好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