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得出大概的性能参数。
“临界电流13.3KA/mm^2,临界温度47.8摄氏度,临界磁场因为场地和设备限制不能拉满,只能测到在16.2特斯拉的强度,超导现象依旧存在。”
陈易回想EAST核聚变项目组,在托卡马克实现的稳定磁场强度,好像也就不到13特斯拉。
现在这至少16.2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不单单能满足基本约束点火需求,还可以缩小核聚变的磁场范围,实现高约束,高密度的运行。
“这么说这个导线,就能作为核聚变装置的基础材料了?”
“假的吧!我都没怎么用力。”
陈易神情既是古怪,又是惊讶。
虽然说,这次搞常温超导材料,耗费了他一次虚拟学习的机会,三天加三天加一天,前后耗费了他一个星期的时间。
但这里面,主要是化学制取,对他来说太反科技,太耗时间了。
一百次制取,九十九次失败,成功的那一次十之八九也是有缺陷无法使用。
简直把他的化学天赋,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去搞炸药,一万条命估计都不够炸。
如果不是翼飞有钱,土豪,不用在乎成本。
同时十几台仪器,几十组一起上,大量的珍贵原料不要钱的用。
恐怕现在陈易都还在实验室撸试管,调制取液。
真正实际研究超导材料的时间,加起来恐怕都还不到一天。
陈易在心底里计算一下常温超导材料突破。
可以给现阶段一些技术,带来什么样的改进效果。
“可控核聚变暂时无法全面计算。”
“但这个13.3KA/mm^2的临界电流,要是拿来改进激光武器,替换光源转换器件的导线和电容材料,替换掉全部的导线。
效率至少能提升百分之60以上,功率提升百分之40。
配套冗重的冷却散热系统,这也能极大的削减,进行轻量化设计。”
“离子推进器,还有新登月无人机的极磁发动机,替换成超导线材之后,效率也能提升百分之50以上。”
“新能源的电机,更换超导线材的话,减去繁重的冷却系统,整体效率也能提升百分30以上。”
“这常温超导技术,果然是文明走向星空的基础。”
“一突破,那就是全面科技的突破。”
“搞个东西,实际试一下超导线材的性能。”
“就当是辛苦工作一个星期的放松和犒劳。”
看着经过测试的损耗,还剩下10米出头的碳氢纳米超导线,陈易心里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核聚变还不行,磁约束改进,等离子湍流等问题还没解决。
现在只是解决超导材料还远远不够。
激光武器,这个要进行无人机或者拦截导弹测试才能真正体现效果,短时间内麻烦了点。
“超导,电磁”
“多级线圈磁阻式电磁加速器俗称的高斯枪,这个可以。”
陈易想起之前自己私底下玩过的高斯枪。
当时因为怕太刑,而且铜线的导电性能也不够,电阻产热太猛了。
线圈的功率和加速性能根本就加不上去。
稍微调高点电压就会烧线圈,射几枪就要冷却,玩起来根本就不爽。
现在,如果用激光武器的超级电容,搭配超导线,再搞一把高斯枪,威力绝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