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弹头的轨道就会往外偏移逃逸。
这个本质其实也是控制问题,只需要施加一个偏向的控制力道,把往外的上帝之杖压回来就行。
同时扩大环形轨道的直径,减小环形的角度。
避免天基弹头的速度快起来之后,角度过大调整不过来.”
陈易脑海里闪过一个个公式和计算过程。
最终,几个简单的武器示意图出现在他的纸上。
16800个圆环状的加速卫星,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圈,把蓝星圈在了里面。
而小小的天基弹头,则在一个个圆环状的卫星穿梭,在卫星组成的大圆圈里循环加速。
最后,当天基弹头的速度达到设定值。
就会进入108颗的引导卫星,逐步调整攻击角度,最终射向星球的某地。
在发射的瞬间。
最后一颗引导卫星也叫瞄准卫星。
还会锁定目标发射出特定频段的激光。
帮助天基弹头先一步清空沿途的大气。
因为速度到达一定程度。
空气和钢铁就没有分别。
提前清空大气,可以确保弹头在命中目标之前,不会跟大气撞击爆炸。
“搞定。”
花费一个多小时。
陈易对星链卫星的方案进行一番改进。
体型由电瓶车后备箱增加到行李箱大小。
减去了遥感模块,把激光武器改成了激光测量。
再增加了激光武器的超级电容,展开式太阳能电池板和环形加速轨道。
26800颗加速卫星。
按照10倍于小男孩的设计强度,20万吨当量计算。
1吨当量换算一下大概1160度电能。
哪怕算上调整角度损耗,还有电磁场加速的效率损耗,克服后坐力消耗。
凭借超级电容的强悍性能,配合大面积电池板,多循环加速几趟就能轻松实现,
搞定加速卫星的方案。
接着是调整攻击角度的引导卫星。
引导卫星除了体型更大,达到宏光mini级。
加速轨道的功率提升了百倍,其余没有两样。
而最后的一颗瞄准卫星,体型更是惊人。
没有张开轨道,体型就跟一辆汽车差不多。
除了加速轨道的提升千倍,负责对弹头进行最后的校准。
同时还具备一门特殊组合频段。
对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等极其敏感的激光。
一旦发射,照射范围内的这些分子物质将会瞬息间离子化,而后清离出照射的范围。
“玄女,验证一下方案有没有问题。”
陈易补上一些公式,还有公式的指引目录,呼喊一声,示意玄女进行验证。
超算全功率运转。
玄女通过陈易的方案和公式,还有指引目录指向的一些公式和文献,很快就确定了方案的问题。
“陈易哥哥,整体没问题,散热设计有轻微的瑕疵,我帮你修改了。”
“但请注意,太空散热较为困难。”
“发射一次至少停机20分钟,如果是最大功率发射,停机3个小时以上。”
“好,除了瞄准卫星在基地生产,其他发给一些军工企业代工,争取一个星期内把全部卫星升空。”
陈易下达指令。
这个天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