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隆“大字辈”的平民都不知道、甚至梅格这个索菲亚女王最信任的人都不知道,那么雅妮斯作为外国人,索菲亚女王应该也不会将这个阿瓦隆最深的秘密告诉她。另外一边,伊莎贝尔显然也不知道。

    除了乔治与沙菲雅之外,最后一个知晓仪式的,或许是伊莎贝尔的父亲阿尔伯特王子。也有可能是夏洛克的父亲或是兄长,要么就是那位枢密院大臣卡美洛。

    而乔治死于那个知名的冲锋,沙菲雅是带着伊莎贝尔逃出来的人。但最终伊莎贝尔去教国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她了,多半是也在那个时候死去了。

    这个仪式,需要二十一位死于谋杀的杜·拉克之血。

    关键是“血”。

    之前被诅咒与毒杀的杜·拉克们,也显然算在了里面。也就是说只要拿到血就可以……可当时没有人知道需要从女王的遗体上取血,来激活阿瓦隆之影仪式。

    或许沙菲雅知道,所以她或许试图折返回去抢夺女王的遗体……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她悄无声息就死去了,而人偶伊莎贝尔却能得到相关的情报。

    而且,这次晋升仪式,还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看不见、打了码的任务。

    不过虽然这个任务被打码了,但艾华斯感觉那个被模糊掉的字段,它的长度应该就是“阿瓦隆之影”。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还需要让“玻璃岛平民存活率超过70%”了。

    原本“残酷之秋”事件里,玻璃岛虽然被石像鬼军团扑脸、但巨像和陆军根本就没推进来。主要的伤亡都是试图反抗的超凡者,星锑并没有直接袭击平民。

    从平民视角来看这个故事,就是有刺客化形成伊莎贝尔毒杀了索菲亚女王,随后星锑人趁机入侵、剿灭了阿瓦隆的狮鹫军团并除掉了全部第五能级的超凡者,让阿瓦隆人感受到了恐惧。

    而在这时,伊莎贝尔公主继位并割让大量利益讲和、同时与星锑继续联姻。于是星锑顺滑的退兵……整个过程中,平民虽然受惊严重、许多城市大面积受损,但这时平民其实并没有太多死伤。

    他们并不知道毒杀女王的是德罗斯特大臣、真正的伊莎贝尔已经逃走了,更不知道圆桌厅骑士们互相厮杀、留下的都是星锑那边的人。

    毕竟立国者家族至少有一半都是完整的,圆桌厅与整个阿瓦隆政府都还在正常运行。他们只会认为剩下的人死在那场入侵里面了,不会知道整个上层都已经换过一遍了。

    而从教国那边的视角来看,毒杀女王的是德罗斯特大臣、阿瓦隆的叛乱是大臣们从内部发起的。星锑虽然在暗中鼓动,但并没有让超凡者直接袭击女王、也没有追杀伊莎贝尔,因此并没有打破教国的底线。

    而且当时的阿瓦隆民众都很认可那位人偶伊莎贝尔女王,因为她带来了“和平”——在阿瓦隆人意识到星锑的强大与凶残之后,得之不易的和平更能使人珍惜,哪怕人偶伊莎贝尔源源不断给星锑输送各种利益、引得人们不满也没有人敢于反对。

    ——毕竟他们确实被星锑人吓破了胆。

    即使不断签订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不断从阿瓦隆这边抽血、也没有人敢于反抗星锑。因为阿瓦隆已经被解除了武装,想要反抗也不可能。

    等教国那边缓过来之后,他们也没法直接对星锑的傀儡统治进行干涉。因为那意味着要将整个阿瓦隆上层统治者全部铲除——其中甚至包括大多数立国者家族。

    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为阿瓦隆本质上是立国者家族的共同统治,让杜·拉克家族作为君主仅仅只是因为当年兰斯洛特没有第一时间成为使徒、而是继续留在人间替银冕之龙统治阿瓦隆的补偿而已。

    但原则上,阿瓦隆的统治权是立国者家族均分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