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度相差不大,雨水季节河水便四溢漫流,形成了大片的滩涂,长满了高大而密密的芦苇。虽然时值初夏,但水面既浅又窄,可以涉水而过,只是宽阔的河床滩涂上满是稀软的泥淖,十分容易陷进去。他当下便有了主意,急令全排往小河退去。

    一路狂奔到小河边后,何老二下令砍下芦苇铺在水边的滩涂上,全排以密集的队例站立在芦苇上,持枪面向砍掉芦苇形成的缺口——也正是蒙古骑兵的来向。如果按照霹雳军的军事教科书来看,这个迎敌阵形完全不合格,甚至可说极其遭糕。其背后是河水,两侧是寸步难行的泥淖,根本没有机动和变阵的能力。何老二知道这样排兵布阵,一旦正面顶不住蒙古骑兵的冲击,连逃跑的可能都没有,唯有的下场便是全军覆灭。

    何老二当然知道这个阵形的重大缺陷,却别无它法,只能选择背水一战。即使特战队员皆是战力强悍的菁英,但手中连长矛都没有,根本抗不住同等数量的骑兵,更何况敌人还有人数优势。他之所以这样布阵,是要利用河水来保护后背,用滩涂泥淖地保护两翼,使蒙古骑兵只能正面进攻。他已下令将仅剩的三颗地雷埋在了正面,还拉了三道钢丝绊马索,还将所带的几十枚三角铁钉全部撒布在地上。这种三角钉小巧轻便,是兵工厂专为北方的地面设计的,战马一旦被刺中马蹄,即刻便会失去冲锋能力,也意味着彻底残废。

    刚做完这一切,蒙古骑兵便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们来势极快,转眼间便带着滚滚灰尘逼近到两里地。这些骑兵约百余人,皆一人两马或三马,马匹无甲。士兵着皮制甲胄,武器为短弓和弯刀,乃典型的蒙古轻骑。显然,逃回去的蒙古骑兵召来的,都是周围游走的侦骑。眼前这些蒙古骑兵虽然是轻装,战斗力却不弱,他们手中的骑弓的射程能达到百米,可以对无盾牌的特种兵造成重大杀伤,也可以凭借着数量优势,驱马一举冲入步兵阵中,将霹雳军士兵赶到河中,或踏进泥淖。

    追来的百夫长正是这样想的。在四处征伐的过程中,蒙军凭借着天下无敌的骑射,常常以弱胜强甚至击溃数量在十倍以上的对手。在他看来只需来一次快刀斩乱麻的雷霆冲锋,便可取得胜利,何须再用弓箭与火枪对射?听说霹雳军火枪虽然准头欠佳,但威力却十分巨大,即便自己缀了铁片的皮甲也根本挡不住。凭借马力强行冲阵会有不小伤亡,但或许会小于对射的损失。火枪也如弓箭一样及远不及近,只要冲得够快,对方便发射不了几枪便会被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