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具枯骨,谁晓得是我杀的?”

    “大哥,船上可有好几百双眼睛盯着呢。”

    不得不,江湖中人,是真滴狠。

    “行了,咱赶紧将货品复原,来日方长,不急一时。”

    宋澈便要将先前捣腾出来,不慎跌落在地上的干货放回箱子,可在他拾起一卷海带时,却意外发现硬得不同寻常。

    海带又不是海绵体,晒干的东西再硬,也绝达不到这种程度。

    海带是一卷一卷,如同布匹一般。

    宋澈将那卷海带揭开,随着中心越来越近,一柄三尺长的“倭刀”图穷匕见了。

    眼前有七八口货箱,每箱都装有七八匹海带,若每匹中都藏有倭刀,那便是三十余柄。一人一柄便是三十几个倭寇。

    他们要干嘛?

    为何去扬州?

    扬州乃是淮南路首府,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阴谋必定不!

    “呼呼……”看守再次打鼾,眼皮开始颤动。

    “快将这些东西装回去。”

    二人迅速收拾残局,原封不动将货箱摆好,熄灯退出货仓。

    三人又返回了船头,还是那个战术伪装,却再也尿不出一滴。

    “也就是,这艘船上,隐藏了三四十个倭寇么?”廖恒眉头紧皱。

    敢潜入内陆的倭寇,武力必定不俗,姜云武功再高,也难以做到一挑三十。何况船上还有这么多平民百姓。

    直接杀,不可取。

    且最重要的,这群倭寇竟有汉奸帮衬,其背后必有大鱼。

    民族的悲哀,并非外敌入侵,而是卖国投担

    宋澈临风思绪,忽而计上心头:

    “这样,咱们先按兵不动,待明日抵达扬州,他们若要进城,城门口必会查货,到时咱们再出来检举他们,借助护城兵的力量将他们一网打尽。”

    廖恒拍手大赞:“简直妙不可言。”

    随后,三人便返回客舱,若无其事地睡去。

    次日。

    下午。

    客船终于抵达扬州。

    宋澈等人下船后,找了个面摊,边吃边等。

    待面吃得差不多,那个楚州人也已卸货完毕,领着商队往扬州城进发。

    令宋澈意外的是,商队并没有他原先估算得那么多,算上那领队的汉奸也才八个人。

    这批货内起码藏了三四十柄倭刀,眼下却只有八个倭寇护送,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只商队,在给同伙运送武器。

    扬州城内很可能早就到了一批倭寇,亦或者,还有一批倭寇正在赶来的路上。

    但不论如何,这帮人一定在密谋大事,且扬州城还有个大汉奸在暗中帮助他们。

    “老板娘,麻烦你帮忙给下面钱,我们都是整的,找不开。”

    宋澈支开了芸娘,趁机告诉廖恒与姜云计划有变,暂时不对倭寇动手,继续放长线钓大鱼。

    待结了账,宋澈又到旁边驿馆租了辆马车,悄悄跟在商队后,入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