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武士,常年斗凶斗狠,手段残忍,以咱江南老爷兵的战斗力,三打一都不一定能占据上风,因此——

    州府应该联合起来,发布悬赏公告,号召天下江湖人士,与官兵合作抗击倭寇;

    江湖侠客我接触过不少,其中不乏有武艺高强之人,他们的力量应当得到重用。”

    “江湖人士?”贺秋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那些游荡在江湖中的所谓的‘侠客’,不是罪犯便是在犯罪的道路上,召他们入伍,岂非与饿狼同行?”

    宋澈摇摇头,“在民族大义面前,有侠义之心者,绝不会拘泥小节——杀倭寇可戴罪立功;杀倭寇可保家卫国;杀倭寇可赚取酬劳,何乐而不为?”

    他看向贺秋:“只要官府讲信义,给你们该给的,得他们该得的,这事儿便不难办。”

    倭寇又算什么东西呢?

    一群弹丸小国的流氓,大梁一人一口唾沫便能将之淹死。

    倭寇之所以猖獗,根本原因在于官场腐败,军民无法一心。

    就拿扬州预谋刺杀高琛而言,有些人竟将倭寇当做了自己实现政治目的的武器,真是可恨可悲又可怜。

    “好,那便依你之计试试看。”

    贺秋将鸡骨头一吐,与许晓离开小院儿。

    ……

    ……

    天地变化,无穷无尽。

    永安历十六年冬。

    大梁与西羌顺利结盟,共同夹击抗拒第戎,北方战局得以放缓。

    又以凉河为界,割北凉与胡族求和,历时六年的西北战乱终于短暂平息。

    沿海倭患日渐发酵,流寇联合海盗,侵占多数港口,其中河北,京东,淮南,闽广四路最为严重。

    驱逐倭寇,迫在眉睫!

    ……

    ……

    一个月后。

    宋澈所献“猫鼠之计”,成功驱逐秀州流寇,食盐重新转运,盐价恢复如常。

    十月初十,小雪天。

    还未等来苏州的第一场雪,天气便已急转严寒,人们换上了厚厚的袄子,云水坊彻底迎来生意淡季。

    天空仍有太阳,却难以压制寒流。

    宋澈掏了掏火盆中的木炭,让书房里的气温烧得更暖一些。

    手中是本次考核通过的掌柜名单,共两男六女,来自外勤的老张,来自染坊的徐年,来自织坊的陈娥与王玥,来自绣房里的黄梅与郑娟,店面的接待司仪林果儿,以及被宋澈从洛阳救回,转运使曹恬之女曹琳。

    除精挑细选的八位正副掌柜之外,宋澈还根据考核成绩,另选出了十二名骨干店员。如此四家新店,两名掌柜,三名员工,有男有女,相互搭配,干活儿不累。

    这一个月,坊间赶制了三千多件私房,宋澈生怕商品太过单调,又从杭州那边儿的珠宝行转运了五千罐珍珠白玉膏。

    扬州出美人,她们的钱一定更好赚。

    “咕咕咕……”窗外响起几声鸽鸣。

    宋澈赶紧推开窗,一阵寒风袭面,冷得他直打哆嗦。窗台外一只白鸽梳理着羽毛。

    “辛苦你啦。”

    宋澈将鸽子捧回,掩上窗户,抓把米粒儿喂食,取下它爪上信条,敞开来一瞧,有六个小字:

    “转运使已到任。”

    宋澈展颜一笑,将信条扔入火盆。

    “咵——”

    书房门突然被推开。

    沈文君晃着一封请帖急匆匆:“家有喜事,家有喜事!咱那不成才的堂哥终于要成亲啦。”

    沈方其实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