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吃,全盛时期几乎垄断了整个江南海运;

    为此,大梁多次出兵抗击海盗,从而颁布了禁海令,虽短时间内遏制了海盗发展,却也极大压缩了海边百姓的生存空间;

    王直趁乱起义,大肆收编海民与浪人,并勾结东瀛倭兵,从海盗摇身一变,化作有船队与编制的军阀,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攻占港口,从而引发了当下的“倭寇之乱”。

    王直的行踪极为诡秘,所养的舰队分布在海外各沙洲之上,当代又没有精准的定位,对沿海群岛的规划也不完整,

    想要主动揪出这海盗头子,以目前局势而言并不可观,那么让他自己现身是唯一的办法。

    王力与王彪是王直的亲人,若能以他们为质做些文章,或可引蛇出洞。

    但不论怎么说,想要彻底灭绝倭寇,建设一支比他们更强大的水师是唯一的办法。

    如今大梁西北战事已结束,北方战局也已稳定,将战略重心转移至沿海,凭大国之力,灭绝一帮倭寇,真的不难。

    而想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师,水兵素质,武器装备,战略方针,缺一不可。

    关于练兵——

    宋澈给出的策略是,全军营上下,不论文官武将,皆跟着一起练,早晚各十公里练体能,由姜云天等教头负责教授拳脚与拼杀技艺;

    还专门在军中开展了各类竞赛,跳高,跳远,短跑,长跑,以及蹴鞠。有奖励才有动力,谁若夺得冠军,便犒赏一头肥猪,之类之类。

    总而言之,冷兵器时代,只要士卒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提高身体素质与战斗精神,想打败仗都难;

    关于装备——

    除了大规模生产火枪,以及宋澈正开发的火炮,战船也必不可少;

    如今大梁全线沿海闹倭寇,即便几大船厂昼夜不停,也难以满足战争需求;

    宋澈便采取“军民协作”的策略,由官家出钱,私人造船。还动用自己商会会长的职权,为军队与江南各位做船舶与货运生意的大商行牵线搭桥。

    如此一来,他这个会长履行了带会员们发财的承诺,也填补了军工的漏洞,再往高尚一点说,更加强了军民一心对抗外敌的决心。

    关于战略——

    第一步,待龙口山倭寇平息,重修龙口港,楚州水师挥兵南下,驰援泰州与通州;

    第二步,两浙水师沿海北上,与淮南水师南北呼应,拉通并肃清江南沿海整条防线;

    第三步,由海岸线向外发散,驱逐各沙洲,群岛上盘踞的倭寇,建设内海岛链。

    战争战略只是其一,民生战略更为重要。

    取消海禁,开放海关,将海民的饭碗还给他们,才能解决根本矛盾。

    可,此事已关国策,在于天子皇帝,宋澈一介商贾,纵有高琛响应,然官场无常,党派多变,有些事看似明朗,实则黑暗深沉,难以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