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日的试验。

    第一根合格的炮管终于出炉。

    只要能顺利打出炮弹,其它辅助工具都不算事儿。

    宋澈命人将炮管架在板车上,用麻绳紧紧固定,随后推至演武场,将炮口对准场外,肃清一切障碍。

    这第一次实验,要求不高,只要能将炮弹打出去,便说明方向是对的,剩下的问题再慢慢改良。

    军器所所有工匠,皆齐聚于场上,按捺住一颗心,憋足了一口气,等待这第一法试射。

    “装弹!”

    士卒先将十五斤火药,扎包分两批次灌入炮筒,再将一颗十斤重的铁球塞入炮膛,用药锹将弹药填充严实,随后在炮尾插上一根长长的引线。

    “未确保安全,所有人推至十丈开外,小心炸膛后的铁片飞溅,”宋澈提醒着,大喊道:

    “点火!”

    士卒用火把点燃引线,赶紧往外撤退。

    “嘶嘶嘶……”引线一点一点烧向炮筒,每个人都睁大眼睛,握紧拳头迫切等待着。

    终于引线燃入炮膛,沉默了三息过后,火炮发出一声怒吼!

    “轰!”

    膛内炸药爆炸,一股浓烟徐徐上空,产生的斥力叫整辆车都后退大半丈。

    膛口喷出一道火舌,弹炮呼啸而出,破空声清晰可闻。

    “砰!”

    远见那四五百丈外,升起了浓浓烟尘,应是炮弹打中了什么。

    宋澈赶忙差人去查看,自己则与众工匠来到火炮前,炮管虽没炸膛,却还是有了条裂痕。

    “看来炮管的厚度还是不够啊。”

    王铁匠拿起册子赶忙记录炮管裂痕的位置,裂开的口径与长度,温故而知新,如今的他,已然有了大匠风度。

    “先生!先生!神了喂!神了喂!”

    侦查的士卒,兜着一颗铁球,喊破喉咙般兴奋归来:

    “您猜怎么着,这颗小小的铁球,竟折断了一颗比我腰杆还粗的大树!我找到它时,还深深嵌在土里呢!”

    铁球是实心弹,只打穿透,不会引起二次爆炸,这样的威力倒符合宋澈的预期。

    “哈哈哈……有了此等杀器,一炮便能将倭寇的贼船干翻啦!”

    “白先生真乃神人也!”

    工匠俱欢颜。

    “少拍我马屁了,这八字才刚刚一撇呢!炮弹能打出,说明咱研究方向正确,可它的准头,缓冲,炸膛,运输,都是不小的难题,今后还得更加把劲儿。”

    “那先生,咱今日也算小有成功,配得上一头肥猪了吧?”

    “是啊,这几日抡锤子,膀子都快脱臼了……”

    “好!多亏了诸位能工巧匠的不懈努力,才能顺利打响这第一炮,稍后我便命人到市场里买猪,咱今日开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