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扮都扮上了,不如一吃到底,刀疤脸被通缉后,肯定自顾不暇,也少却了一桩麻烦事。

    翁叔同连连应是。

    “哦对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此次离京出使西南,观路线要过此路所治的辰、澧二州,那里可是湘西啊,有很多异族人吧?翁老相公安抚荆湖北路多年,当给提个醒儿。”

    最近苗乱事件持续发酵,恰恰湘西此地是苗民聚集地,宋澈最最担心这个。

    “白大人要去西南啊!”

    翁叔同惊讶又敬佩:“怪不得大人能获御赐金刀,仅凭这份胆气便叫下官望尘莫及。”

    突如其来的马屁,让宋澈猝不及防,不禁眉头一皱:“此话怎讲?”

    翁叔同说道:

    “白大人要借道湘西,是不用多担心的。下官虽不才,但在荆湖北经略安抚多年,湘西那群苗民已被驯化得七七八八,他们很安分,不会出来闹事的,但——

    过湘西进入夔州,可就得注意了,特别是夔州以南的‘黔东南’一带,由于地理原因,崇山峻岭,道路险阻,官府有力也不好管制,导致那里的蛮夷食古不化,极其野蛮;

    想必白大人也知晓,去年起便有苗乱,直至今年苗奴愈发猖獗,见梁人就杀,残忍至极,西南好些州地都成了恐怖炼狱;

    去西南的官员,要么因治理不当被革职,要么被那些贱民残忍杀害;

    白大人不惧牺牲,临危受命,连西南都敢去,怎能不惹下官敬佩?”

    听完翁叔同的讲述,宋澈心中多添了几分担忧,

    此次去参加锦绣大会,他们虽不走黔地,可大范围也在西南,无形之中便增加了危险。

    “为何苗乱不止?”他皱眉问道。

    翁叔同呵呵一笑:“这个问题不正是白大人要去探寻的么?下官见识拙劣,治所也不在西南,不敢妄自揣测啊……”

    这只老狐狸……

    事实上,

    种族矛盾,向来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纵观正史,对于西南异族,历朝历代都采取打压制度,甚至于屠杀。

    造成这种局面的,无碍乎两个原因——

    第一,歧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在占据绝对人数优势,且大统一王朝的华夏族人心中根深蒂固。

    除中原华夏族人之外,其它地方皆称之为“蛮夷”,标签为“贱民”,不许经商,不许通婚,不许科举,种种歧视。

    第二,压迫:

    有歧视便必定存在压迫,占据苗人土地,压榨生存空间,打上苗奴标签……当压迫到喘不过气时,哪怕赤手空拳,也会奋起反抗。

    宋澈是接受过现代思想教育的,考虑问题不会站在封建统治的角度,在他眼里,在所有苗人的眼里,大梁王朝便是强盗!

    可现实是,在封建统制下,弱者就该被强者掠夺与占领。

    那么,苗人何去何从呢?

    是被屠杀殆尽,还是安抚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