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手充足的话,每日可产铁五万斤以上。里长可知这产量意味着什么?”

    朱标说着牙行,话题一转,又提起马鞍山的南山铁矿产量。

    “意味着一个矿产的铁矿石比大明如今所有的矿加起来还多,也意味着技术水平太低,产量提不上去。”

    里长知道数据,憨憨说的,大明一共十三个所,一年的产量在七百多万斤,即四千多吨。

    其他的地方加起来,也就是七八千吨,一千多万斤。

    一个矿区一天的矿能炼出来五万斤,说明冶炼技术不过关。

    朱标:“……”

    他没想到高人教里长的东西这么多,居然能知道大明去年一年的铁产量。

    朱樉在旁出声:“朱里长知道怎样使铁矿石更快变成铁水?”

    “焖焦碳、吹煤粉、建高炉,我这有一套图,太子殿下可拿去找人做出来看看,用高炉炼出来铁,就方便用转炉炼钢。

    钢铁各有用处,未必都是钢好,生铁熟铁亦如此,按照用途来加工。”

    里长说着话掏一摞纸出来,早有准备,一旦跟太子接触,就有可能突然出现某种情况。

    他怀中还有别的东西呢!太子不问的时候先不说,这个高炉图纸,原本准备村子先在南京外面造一个试用后再给宫里。

    既然说到此事,那就让太子找人去建,很简单,土高炉,耐火砖做的。

    三丈左右的高度,一建一大片,装料的时候把架子挪过去,大炼钢时期的产物。

    这个最简单,而且确实比现在冶铁的速度快,只要矿石供应得上,等着疯狂出铁吧!

    兄弟二人看图纸和介绍文字及数据时,里长解释:“本想着在城外先建一个,好用后再叫其他人学。”

    “本宫找人去建,建一个,运铁矿石过来,就在城外。”

    朱标说着把图纸收好,转身就往回走,他很着急,大明缺铁,不,不仅仅缺铁,感觉什么都缺。

    朱樉看着兄长带人飞快地走了,他望向里长:“朱里长,还有什么好东西吗?”

    “暂时用不上,不急。”里长摇头,事情得一步步来,没有大量的铁矿石,高炉则没用。

    “我去店里看看。”朱樉见没有新的东西,也不想呆了。

    里长扭头看憨憨:“咱俩去哪?”

    “书,瞧,嗯!”朱闻天想去图书馆。

    “走。”里长走在前面,示意憨憨跟上。

    太子朱标匆忙进城,直接找父皇,一进去,别人喊恭迎太子殿下,朱元璋便抬起头:“我儿匆忙过来,冷不冷?”

    “孩儿不冷,父皇看这套图,冶铁所用,当快快建好,以试产能。”

    朱标不废话,直接把图纸放到桌子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