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周秀才更不乐意了,他一直觉得自家和村里人不同,因为他有文化、懂礼。

    “她结婚以后也不会干活,咱住得这么近你没看到都是宋知青洗衣服,她恐怕不能伺候向南和两个孩子。”周秀才看不起做家务的男人。

    周大妈想法却不同:“这当人儿媳妇的都要看夫家脸色,她一个寡妇嫁给向南以后肯定老老实实讨好咱向南,平时白家那边也帮衬,她还能挣钱,住得也近。”

    她越想越觉得白柳合该给周向南当媳妇。

    周家房子不多,一大家人住得也紧紧巴巴。

    但白柳有房子,还正正好在周家隔壁。

    以后白柳在乡下当裁缝挣钱,又不耽误干农活照顾家里,向南能安心在城里上班。

    别说白柳不听话,到时候她这个当婆婆的教训几回,还能不老实?

    周大妈嘀咕:“对白柳也好啊,咱家也不是苛待媳妇的人家,她带着一个小丫头,美得很。”

    她说着就坐不住了,恨不得马上去白家和黄凤来谈亲家。

    “坐下!”周秀才厉声呵斥。

    周大妈不情不愿地坐下。

    “我说了,白家小丫头不是过日子的人,你看看她平时吃喝花多少钱,再说咱不要她的钱,好男儿自己当家做主。”

    周秀才的一番话点燃周大妈的怒火。

    “你要面子,你咋不想想家里的情况。非要送孩子们都念书,孙女你也要送去念书,家里有多少钱能这么造!”

    她家老头是读书人,一辈子最崇尚读书人。

    但读书要钱,要她说送男娃们念书就行了,女娃在家认字就行。

    儿子们虽说条件都还行,但家里孩子多,又没分家,这年年学费就让她心疼得不行。

    不然也不会盘算找白柳当儿媳。

    “那也不能要白柳当向南媳妇,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咱周家不要这种女人!”

    周秀才一锤定音。

    白柳可不知道隔壁对她的评价,但黄凤来同时提到周向南。

    “周家的好几次话里话外说起你,我看她有这个意思,妈觉得周向南也还行。”

    她给自家当寡妇的闺女找男人,和闺女是黄花大闺女时肯定不同。

    周向南有工作,还是钢铁厂,这可是旱涝保收的好单位。

    虽说有两个孩子,但孩子还小,有她照看,闺女也不用太忙。

    周秀才爱咬文嚼字,周家人多也麻烦,可胜在周家人爱面子,也不好意思对小柳儿太差。

    “妈不是要推你入火坑,嫁给周向南是你现在最好的选择,妈也能放心。”

    黄凤来牢牢抓住白柳的手,仿佛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