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持枪执戈的猛汉。
马车在宅院门口停了下来,朱门匾额上“半山园”三字赫然在目。年轻人下了马车,径直就向宅院里走去。
“大官人见谅,小人家中还有急事,还是不去了。”
张耀祖满脸赔笑,抱拳行礼,这就返身离去。
半山园,这可是当年宰相王安石的府宅,距金陵城东七里,距钟山峰亦七里,恰为半途,因以得名“半山”。王安石在这里生活了20年,死后也葬在这里。
几个月前他来过这里,早已经废弃,荒无人烟。这么多舞刀弄枪的壮汉,个个凶神恶煞,不会是啸聚山林的土匪吧?
当断则断,还是及早抽身为妙。
“张耀祖,不想进金陵讲武堂呢?”
年轻人冷冷一句,张耀祖心头一惊,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瞪大了眼睛。
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他怎么知道自己想进金陵讲武堂?
“别看了。这里是金陵讲武堂的分堂,想要建功立业,就跟我进来吧。”
年轻人说完,转身迈步进了大门。
张耀祖心头巨震,不再犹豫,跑步前进,紧紧跟上。
“张耀祖,二十岁,山东临沂人,家中只剩老母、弟妹二人,长居扬州,生活窘迫。”
宅院一处,房间之内,年轻人仔细读着张耀祖的资料,轻声细语。
“张耀祖,你文武双全,头脑灵活。你不是没有考上金陵讲武堂,是因为朝廷需要你们去做绝密之事,另有重用。你愿意吗?”
年轻人看着懵懵懂懂的张耀祖,简单做了自我介绍。
“我也不瞒你,我叫周平,主管大宋反贪司。从今以后,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向我一人禀报。”
这个张耀祖,人够机警,能够觉察“半山园”不妥,不盲从,是块好料子。
“你是当今天子的……”
张耀祖惊讶地看着周平,话语戛然而止。
反贪司的大名如雷贯耳,其主事是当朝国舅,人尽皆知。想不到,竟然就是眼前的年轻人。
张耀祖心里骄傲了几分。原来,他已经考上了金陵讲武堂!
“不错!天子让我主持反贪司,其中一项密事就是成立大宋情报司,为国家遴选人才,为朝廷除残去秽,为天子分忧。”
周平毫不掩饰,据实相告。
赵竑曾经和他说过情报的作用,一份重要的情报,可值千军万马,而皇帝也尤其看重情报之事。
既然反贪司各项事宜已经走上正轨,又有徐良主持大局,他可以偏重情报司,不但可以布局于境外,还可以为皇帝掌控军队异动,朝野舆情。
皇城司已经废了,那就让反贪司下的情报司来主持大局吧。
“周相公,小人能去金陵讲武堂吗?小人不想去情报司。”
张耀祖小心翼翼,察言观色。
“绝对不行!”
周平看着张耀祖,目光冷厉。
“张耀祖,实话告诉你,进了半山园,想去金陵讲武堂已经不可能了。你就安安心心训练,为国分忧吧。不过,我想听听你不愿意留下来的理由。”
“周相公,实不相瞒。小人想去讲武堂,金戈铁马,征战沙场。而不是混迹民间,伺察公事及民间细务。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小人怕做不好。”
张耀祖忍不住,一五一十禀报。
张耀祖,他就是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当一个官府的狗腿子,整天找老百姓的麻烦,他自问没有多少兴趣。
“张耀祖,我小看你了。”
周平赞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