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客栈投宿,三人同时通过礼部的省试,年龄相当,都是前途可期,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汪兄,此话怎讲?”

    李昂英一怔,不解地问了起来。

    本朝祖制,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这些两榜进士,天子门生,前程万里,怎么可能寂寂无闻,被天子忽视?

    马光祖也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汪文。

    此人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一身蛮力,但一颗心思却是活泛,绝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

    而从此君配剑,能文能武,便知此人紧跟时事,对皇帝尚武之风的追捧。

    “两位贤弟,别的不说,你们有“军魂剑”吗?”

    汪文下意识握了一下自己的剑柄。他轻飘飘一句话,便让马光祖二人闭上了嘴巴。

    军魂剑,只有金陵讲武堂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在毕业时获得此剑,而且是天子亲授,尊荣无比。毕业生中,那些被授予“军魂剑”的学员,如曹友闻、孟珙、余玠等人,无不是飞黄腾达,前途似锦,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汪兄,天子创建金陵讲武堂,旨在整饬武备,练兵图强。这和科举取士,又有何关系?“军魂剑”,一把显示皇恩的短刀而已,恐怕也说明不了什么。”

    片刻之后,马光祖思索着说了出来。

    他其实也佩剑,只不过今天没带在身上而已。

    “不错!皇帝虽然创立了金陵讲武堂和大宋水师学堂,但也有金陵大学堂和金陵师范学堂。皇帝虽是整饬武备,但对文治同样重视。从四川千里迢迢赶回主持殿试,便是明证。”

    李昂英摇摇头,也不同意汪文的看法。

    “不不不!两位贤弟,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汪文莞尔一笑,立刻否决了马光祖二人的想法。

    “汪兄,愿闻其详!”

    马光祖和李昂英都是起了兴趣。

    这位堂堂的大宋朝廷进士,文武双全,似乎对皇帝和他创办的金陵讲武堂等事宜,比科举取士要感兴趣的多。

    他们倒是想听听,此君能说出怎样的一番话来。

    两位好友的凝视下,汪文不慌不忙说了出来。

    “两位贤弟,凡授予“军人魂”此剑者,天子门生之外,无一不是被授予要职。第一期的曹友闻、曹友万兄弟、余玠、孟珙、吕文德等等,一个个都是一夜之间,飞黄腾达,是为封疆大吏,简在帝心。”

    汪文说着说着,唾液横飞,两眼放光。

    “反观你我新科进士,即便是被授官,没有门路,也得一步一步做起,其中艰辛,经年累月,若是命运多舛,一生都没有扬眉吐气的机会”

    曹友闻、余玠、孟珙等人,金陵讲武堂一毕业就是数万人的大军统帅。他进士及第,也得从八九品的小吏做起,要做到曹友闻那样的国家重臣,除了天时地利人和,怎么也得二三十年。

    皇帝对金陵讲武堂学员的重视,可想而知。

    “汪兄,小弟听闻你曾在东钱湖梨花山苦读,学的是陆学与吕学的事功学。今日听你所言,功利之心彰显,果不其然啊!”

    李昂英哈哈笑着说了出来。

    “汪兄,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凡事还是要躬行慎行,不要想一蹴而就。汪兄,你似乎不是这样的人。”

    马光祖微微一笑,目光中有些惊诧。

    这位汪文任侠好义,精于骑射,似乎不是急功近利之辈。

    “两位贤弟,若是没有当今天子那也罢了。我也不是非要去金陵讲武堂,只不过是想速速上位,大展一番拳脚罢了。我朝庞大的文官官僚体制,由下而上,没有二三十年,休想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