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不行,如何及得上朕这真太宗千古一帝?

    ……

    “好男儿就该如此!”关羽抚掌大赞:

    “只身平乱世,朝堂颂其名。胜则民喜,逝则民同悲。”

    “如此一生,可谓无憾!”

    黄忠觉得相当励志:

    “这张议潮起兵时,那论恐热尚且还是吐蕃两大势力之一。”

    “而不过十几年后,从长安至西域无人不知张议潮之名,论恐热这个曾经大敌也一言可灭。”

    “真乃……”黄忠摇了摇头相当钦佩:

    “乃真英雄。”

    武将们无不服气,甚至张飞已经开始在为张议潮叫屈:

    “如此功绩,如此好汉子,结果却说只有盛唐一分气象?”

    “如此苛言?”

    魏延也觉得颇为不服,同为武将,在他看来这张议潮几乎已经做到了最好:

    “一人平西域尚被言仅有盛唐十分之一?”

    “那盛唐莫非能一言灭国乎?”

    众人四顾摇头,也觉得光幕多半是说顺嘴了。

    这张议潮其实也就靠一偏师,但能打的四方夷服,凿穿河西,领千里之土重归中国,如何算不上厉害?

    刘备亦摇头,随口道:

    “不知汉唐两盛世,孰弱孰强。”

    话音刚落便看到文武们目光灼灼的望过来,赶忙改口:

    “想来应是不及强汉。”

    庞统点评起来就毫不客气了:

    “这唐虽然有强悍武功,然不能杀的胡人丧胆!”

    “无论前汉还是今朝,百姓如何受过胡人如此折辱?”

    众人不由得暗自点头,还是我大汉更胜一筹呀。

    至于五胡乱华什么的,那时候汉都被篡多少年了?

    【大唐好诗风,诗词见证了盛唐的崛起,同样也见证了晚唐的衰落。

    安史之乱的前一年,杜甫就已经嗅到了这个帝国腐烂的味道,怒骂: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张议潮起兵前,晚唐的暮味更重,当时许浑也感叹: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张议潮的起事让河西百姓见到了归唐的曙光。

    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敦煌遗书记载了河西人的称赞:

    “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凉州收复河西打通之后,归唐的遗民张乔也挥笔写诗题下了自己复杂感受: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张议潮死后三年,王仙芝、黄巢接连起义。

    韦庄同样用诗文描绘了自己见到的末路大唐: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张议潮并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他只是晚唐如流星一般的一抹亮色,是历史赐予大唐巨人最后的体面。】

    “敦煌遗书……如何竟在法国?”

    孔明身体微微前倾,疑惑不解。

    他可是记得在介绍那国宝白罴时,第一个下黑手的可就是法国。

    武将们素来对这些没有半点好感,张飞不屑猜测:

    “说不准也如那棒子一般,劫了咱们的东西,拿来充当自己的。”

    “只恨那后世王朝武备松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