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颇为不喜。

    心中只觉得这佛教是不是出现的太频繁了一点?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新回看那碗儿糖,李世民已经从中看到了军事上的价值。

    “当下蔗糖之诏!”

    大唐皇帝下了决心。

    【除了业余时间cos剑圣,平时的曹丕还化身带货主播,为北方的水果倾情代言。

    安邑御枣、真定御梨、新城粳稻都是得到过曹丕亲口表扬的,顺便无情diss南方:

    南方龙眼荔枝没味道,辣鸡!江东橘子更是酸的我牙都裂开了,更是辣鸡!江淮的长沙米也徒有虚名,比不上我新城稻米五里飘香。

    而对曹丕来说完美的水果是什么?葡萄。

    甘而不涓,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

    这是曹丕发挥自己的文采对于葡萄的赞美。

    魏文帝的文采用到这里简直就是乱杀,甚至还写了一份食用指南:

    夏末秋初的时候宿醉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吃到的带着露水的葡萄最为美味,除烦解渴。

    不过曹丕的这番话语估计唐玄宗是不太赞同,甚至怜悯的:

    你曹子桓枉为美食家,竟不知道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

    伱在北方吃到的荔枝定然是坏掉的或是盐渍的,就这还好意思diss荔枝不如葡萄?

    在天有灵的曹丕估计是不服气的:我在洛阳,你也在洛阳,我吃不到你吃得到?说个屁呢……荔枝道啊?打扰了。

    关于葡萄荔枝到底哪个好吃?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杨玉环。

    她幼时父亲任蜀州司户,在这里遍尝荔枝,十岁时去往洛阳,十六岁时玄宗册封其为寿王妃,十八岁时玄宗召其入宫,就此三千宠爱于一身。

    但此时的杨贵妃对幼时的荔枝念念不忘,怎么办?玄宗表示问题不大。

    盛唐时为了管理如此广阔的疆域,每隔20里地设一驿站,用来传递公文与军情。

    盛唐时境内有一千七百个驿站近两万驿差,力求盛唐的中央能听到帝国每个角落的声音。

    玄宗动动嘴,至此从涪州至长安的洋巴道和子午道统称荔枝道。

    大唐的公务员很有效率,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荔枝三日可至长安。

    杨玉环吃的开心,唐玄宗讨得欢心,驿站人员深得圣心。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时候杜甫很不讨喜的站了出来:

    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中。

    杜牧诗句亦传千古: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晚上吃饭给人饯行,所以第二更稍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