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既是承他李世民的家风,怎么不学学自己还有魏征这个镜子呢?

    脑海中想着,李世民也瞟了魏征一眼,刚好与魏征的目光碰到。

    做了一揖,魏征道:

    “陛下可听闻颜氏家训?”

    李世民摇头不知。

    “臣推测,这颜真卿应是琅琊临沂的颜氏。”

    “其祖上有大儒颜之推,据称有作家训。”

    “教子、治家、风操、慕贤、勉学、省事等俱有交代。”

    教子!李世民对这个倒是颇感兴趣,不过魏征这么一说他也想起来了:

    “颜籀颜师古,朕擢其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后丁忧去职,如今算来应近服阕。”

    李世民颇有印象,因为他刚擢完,这颜籀便以丁忧为名去职。

    整得他李世民心里颇不是滋味,总觉得对方是有意避嫌,不过后来忙起来就暂时忘了这茬。

    如今看来倒是错怪了,嗯,回头定要召来详细问问。

    虽然未必有用,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这卢杞真乃禽兽之辈!”杜如晦直来直去。

    “这卢杞如此行事居然还能官至宰相?”房玄龄表示大受震撼……哦不对,经过那房琯不到半年从清闲侍郎到天下兵马大元帅,这卢杞似乎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于是最终也只能叹道:

    “奸相把持朝政,忠良仍遭排挤。”

    “经安史之乱不过二十年,旧祸已忘矣。”

    ……

    张飞想不明白:

    “这唐,玄宗晚年昏聩,肃宗望之亦不似人君。”

    “那李豫是代宗,看起来也傻傻的,这德宗又是个任奸相的主。”

    “代代昏君,这唐是怎么撑下来的?”

    法正笑道:

    “不还是盛唐遗泽?”

    “就如这德宗时还在为朝廷流血的颜真卿,那是受了盛世的恩泽。”

    “方能不畏死,敢直言。”

    张飞没话讲了,只能感叹一句盛唐遗泽恐怖如斯,真不知极盛时是个什么光景。

    刘备已经不想说话了,他怕自己一开口就笑出声。

    此前还对阿斗颇多不满,如今看来反倒是错怪了。

    而且此时刘备就已经有点明白后世为何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了。

    远的就不说了,这安史之乱的几个皇帝,随便一个换成仲谋舅兄,都不至于打成此般模样。

    更别提换成阿斗了,不知道那被光幕称真诸葛的李泌,在“帝不听”的时候有没有想念咱阿斗?

    努力绷住笑意,让自己面色如常的刘备,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副多处涂改的字帖。

    这是什么?

    后面的不好写,选了好几个角度最终也不满意,明天补上

    (本章完)